遲子建散文讀書筆記
在現當代文學東北作家中,黑龍江女作家遲子建無疑是重量級的一位。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遲子建散文讀書筆記,以供大家閱讀。
遲子建散文讀書筆記一
《中國作家》雜志頭條發表的遲子建約四萬多字中篇小說《布基蘭小站的臘八夜》,讀來十分喜歡,也因此了解了身為黑龍江省作協副主席的著名女作家遲子建。
臘八之夜,在一個名叫布基蘭的小鎮上,火車站旁的一家順吉客店里,火車站信號號與派出所老劉相約在這里喝臘八粥,而且老齊還要想辦法為老劉解決一個難題,即將提速了而不再在這個四等小站停車的高速列車攔停一分鐘,為的是將一個曾因偷東西而被老劉捉住后又因同情而私自放掉的拾荒人劉志送上火車去城里的大醫院治療。劉志被老劉放掉后本來沒事了,但他因羞愧而自己砍掉了三根手指。鎮上的閔醫生幫他接上了,但沒過多長時間血液流動受阻,必須到城里的醫院再次手術。而且劉志的哥哥纏上了老劉,老劉放掉劉志倒成了老劉的罪過。
老齊是信號員,攔停一分鐘的火車不是太大的難題,但若攔停則他可能面臨下崗。這是一個矛盾,老齊與老劉是一種什么關系?他會不顧自己要下崗的巨大風險來攔?;疖噯?在這個情節點上,作品已經扣住了人心。
且拋開對于作品情節的復述,我來表達一個對這個作品的整體印象。
一是該作從結構上運用了戲劇的“三一律”。“三一律”是古典主義戲劇的藝術法則,要求戲劇創作在時間、地點和情節三者之間保持一致性,即要求一出戲所敘述的故事發生在一天(一晝夜)之內,地點在一個場景,情節服從于一個主題。“三一律”的好處是情節完整、主題集中、結構緊湊。《布基蘭小站的臘八夜》正是成功地運用了“三一律”。時間,一個夜晚;地點,一個車站旁的小客店;一件事,要攔?;疖嚒?/p>
作品一直是圍繞著劉志的故事展開的。而且劉志后來也來到了客店
二是作品中有不少情節使人感動和震撼。
劉志自己砍掉三根手指的故事讓人感動和震撼。他不是砍一次,而是砍了兩次。那是更加的震撼。
劉志是一個可憐人,妻子跟別人跑了,他獨自帶著兒子豆瓣到布基蘭鎮上來投奔哥哥。但是在筷子廠上班的哥哥劉同妻子多病、他自己酗酒、兒子上大學,所以也接納不了劉志。劉志在一間別人廢棄的屋子里住下來,拾荒度日。前不久他得了闌尾炎,手術后又感染,兩年來積攢的一點兒錢都花光了,以至于跟豆瓣倆人每天只能吃兩餐飯度日??斓竭^年了,他想讓兒子豆瓣吃上一頓餃子,這是一個多么善良的渺小的愿望呵。但是他要實現這么一個小小的愿望都得鋌而走險,去偷了鎮上興發刨花板廠廠長郭大頭家里的一袋面粉、一條肉。他只只了這么一點點,他以為富人家不會在意這么一點點東西的被盜的,因而不會追究。老劉很快破了案,但他追到劉志所住的屋子的時候,卻不忍心將劉志抓走,反而在回去的路上把劉志留下的腳印都攪亂了,更加讓人感動的是第二天早上老劉給劉志送來了一袋大米一桶豆油。劉志第二天上午剁掉了自己的三根指頭送到派出所來,以表明他洗心革面的決心。老劉和幾位警察強制性地將劉志送到閔醫生那里,閔醫生并沒有做過這樣的手術,但現在幫劉志接上了三根指頭。
劉志偷肉和面的事瞞不住了,郭大頭指責老劉不說,劉志的哥哥劉同也指責老劉,“饒恕是看不見的酷刑”,天天找老劉要求老劉給予傷殘賠償。老劉的善良反而害了他,真是好心沒好報噢。現在,劉志的指頭又出問題了。劉志倒是剛強,不愿意去大城市治療,但一來劉同糾纏,二來劉志的兒子豆瓣的手指也奇怪地劇痛,連鉛筆和圓規都拿不住了,只好同意去大城市治療,而且必須趕乘今夜的特快列車,去遲了指頭也可能就廢了哩。
這時,客店里來了一對五十多歲的夫婦,也是要趕乘今夜的火車的,他倆是要到威海去給兒子舉辦陰婚的,他們的兒子在威海當兵的時候救落海的女人而犧牲了,他父母親給他選的陰婚對象是一尾紅魚,取名叫“喜鳳”?,F在在客店里,夫妻倆請客人吃“喜糖”。這,又是多么感動人的一幕呵。
劉志受此事觸動,跑到廚房里,將三根手指再次剁斷,且拿它們當柴燒,要給外面的英雄父母做一桌好菜。
《小說選刊》主編杜衛東在論小說時用了幾個關鍵詞:“現實、愛與真誠”、“感動”。他說:“文學靠什么打動人心?它不是靠對丑惡的描摹,對殘酷的抒寫,對苦難的堆積,對冷漠的贊揚。它是靠愛與真誠來傳遞一種人類共有的情感,這個情感的名字叫——感動。”遲子建的《布基蘭小站的臘八夜》正好對杜衛東的這幾個關鍵詞是一種生動的詮釋。小說中,老劉在破案后不抓劉志、劉志的兩次剁指以及那兩位不知名夫婦對兒子的陰婚,都讓人感動不已。
小說中還有一個重要細節是讓人感動的,那就是店里的女主人順吉,她是鄂倫春最好的獵手。禁獵之后政府只給她發了一支槍,并讓她上交野物。這一年她的腿被野豬咬了,沒法交齊政府里的人要的野物數量了。當政府來的秘書逼她交獵物時,她一怒之下把槍橛斷了。
說起這個女人與槍的關系,又有一個有意味的細節。她在新婚之夜拿槍抵著撲到她身上來的新郎下巴上,度過了一個最尷尬的新婚之夜,第二天她找派出所老劉告狀,說是新郎“漢族人欺壓鄂倫春人”,讓大家開心了好多年。
三是作品中對民風民俗和民間信仰的刻劃特色鮮明,打動人心。
八十多歲的云娘,簡直是一個神仙似的人物。她太老了,但她的每一句話都是那么靈驗。據說她能呼風喚雨。她隨時都可以打盹,但卻分明醒著。她的身邊有一個神囊,裝著各路偶,有象征團結互助連在一起的九個小人阿尼冉神,有驅除黑暗的單腿的烏六淺神,有表示忠貞愛情的庫力斤神,有意喻光明的太陽神和月亮神,有鷹神、草神等。那個口袋里裝著多少神沒有人知道,而且別人是不能碰的。
嘎烏,是云娘的狗,是狼與狗交配的產物,已經老得不像樣子了,它每天晚上按時來接云娘回家。但是這天晚上狗被火車撞死了,火車因此停了一分鐘。在此前,兩路人馬都因故需要提速后本不可能在此停車的火車停下一分鐘,卻無法辦到,現在嘎烏神奇地用自己蒼老的生命幫人們實現了,那兩位夫婦以及新娘“喜鳳”得于上車。真是太神奇了,不可思議。
臘八節以及臘八粥,這是鄂倫春人的習俗,在這里也表現得十分充分。
鄂倫春人是一個靠狩獵為生的民族,但現在政府幫他們實現了定居,習俗發生了重大的改變,小說也準確生動地表現了這種改變。
作品中的地名也都采用了鄂倫春語。“布基蘭”指的是綴滿在薩滿神衣上的飾物,它用鐵片制成,狀如小喇叭,據說可以招財進寶。“滴拉恰”山是“太陽神”之意。當然,還有臘八粥的來歷。
小說中的動物都是有靈性的,不僅狗多次救人,就是黑熊也救人,懂得感恩。
遲子建散文讀書筆記二
從2010年4月到2012月1月,減慢了手頭所有的工作,開始埋首閱讀。——非常有收獲的10個月。
在重返校園繼續完成博士之前,留這么10個月的gap倒是對大病初愈的人來說有了一個重新調整節奏和緩沖的時期。
這段日子是從加繆的《西西弗的神話》開始的。之后是艾洛克,卡爾維諾,卡佛??柧S諾全集收入,但是卻大部分都只是開了頭。休整的初期還有大量的內在工作在做著,其實除了西西弗外這時期的很多理論并沒有讀進去多少——有次氣憤到翻箱倒柜把《文學理論入門》給找出來了——還產生過找大學時期文學院的朋友借文學理論筆記的沖動,當然最后打住了,原因是我也覺得他不會做筆記,再說看筆記還不如和真人聊來得有啟發。
巴赫金也是這個時候開始關注的,但是居然反而很難找到文本——主要也是自己懶,不想看英文版。不過最近終于收入了他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詩學問題》,并且得朋友相助從國內訂上了一套巴赫金全集(中文版)。
在去年嚴冬大雪的時候,手里是赫拉巴爾的《過于喧囂的孤獨》,后來還收藏了一個英文hardcover的。——雖然如此喜歡這本,但是《底層的珍珠》和另外幾本卻始終沒有讀進去。類似的狀況也發生在好幾個其他作家的身上。包括太宰治和三島——兩個我非常喜歡的日本作家。
中間夾雜了讀經典的一段時期。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幾本書是這個時候開始讀的。考慮過重讀卡夫卡,但是也是找不到好的文本的狀態下,還是從東歐的開始讀吧。《人間喜劇》是某次在Fresh Pond的星巴克停車拿咖啡的時候突然想起來里面描寫的人來人往的酒館的時候重新拿了起來。不過讀經典的這段時間也沒有維持多久——到但丁的《神曲》就中止了——《荷馬史詩》也是使得這個時期邁向結束的一個因素。
之后就轉向了比較近的作家了。這個時期大概是5-7月間。(對,上面所說的那些都是3-4月間看的,雖然當時打各種工還非常忙碌)。《人間失格》,《斜陽》,《豐饒之?!肪褪沁@個時期讀的。然后三島的書實在是嘆為觀止。外國的來說,這個時期讀的無非是很熱門的書,《腸子》,《我的名字叫紅》,《心是孤獨的獵手》這類,間雜著一些文學理論,《經驗與貧乏》之類的。遲子建貌似是這個時期的前期讀的,都是在豆瓣上的轉載,但是從《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和《一缸豬油》開始熱愛上這位女作家。再后來三島上癮的時候他的其他書也都找來了。他的世界真的是引人入勝——我這么說,很多人肯定覺得重口。
7-8月間全給了漫畫——夏天,而且一改整夏在查爾斯河上揚帆的閑適,這年的夏天密集地幾乎每天打2-3小時網球——全部奉獻給網球了。同時當然也奉獻給網球漫畫和動畫,并且遭遇所有宅女御宅時必經歷的敵人。并且徹底開拓另外一個世界。
8月固定在免稅周末都會到Cape Cpd 去度周末。P-Town簡直是邪惡和美好的。心情愉快。
9月-1月,狀態恢復,狂K精分專業書——幾乎是兩周三本大部頭的狀態。同時開始了早起寫作的過程——這段時間看的書豆瓣閱讀狀態上也都有了,就不回憶了。不過這段時間最大的樂趣來自于不斷的推倒重建。這期間讀了大量國內寫手寫的同人文,然后扼腕驚嘆會講故事的人太多了,把故事講得死去活來的人太多了,知道怎虐心虐肺的人太多了——但是這類作品,帶來的更多只是如同小時候讀故事會時的獵奇的快感(對,盡管網王四大名著我真的都很喜歡,也哭得個死去活來,但是我就是得說其實它們都是快感文學而已)。為什么沒有人能寫出更有深度的東西呢?真的,只有一線之隔,但是這一線,還是決定了這些作品“言情小說”的屬性。
當然,其中有兩部精品,都是短篇,但是可以說是同人文里面嘆為觀止的?!犊傆杏⑿鄣膰?,歲歲平安》,還有一篇連名字和作者都不知道的短篇,只有幾句話(不超過10句話的超短篇),但是足足把我震住了好幾周。——這段時期開始想磨練自己的短篇技巧。這兩篇從構思來看絕對是出自80后甚至70后初期的人的手筆(如果是90后的話,那么我只能感嘆天才了)——目前國內的同人寫手大部分還處于高中和初進大學的時期,所以,寫出來的都是言情小說這是很自然的——少年的痛苦是真實的。
說起推倒重建,這段時間構思了的、落筆了的、撕毀了的長篇多不勝數——甚至說,短短三周的時間,每天碼的字和寫的人物設定,偶爾略過的段落和對話等等,就寫去了兩本大筆記本。——然后最后又回到閱讀狀態——又經歷過一段早起寫作期——再又推倒重建。。。。
貌似是11月左右的時間大量地看東野圭吾——其實大學期間就看很多推理,但是大部分作品都是為了推理而推理(也可能當時學校圖書館就沒有進什么好的書)。難得在《回廊亭殺人事件》里面驚現了一個自己看得明白而旁邊的推理迷看不懂的鏡頭,然后瞬間自己對“推理小說”就改觀了——推理只是手段。。。
同期還閱讀了很多漫畫。。。比如《蟲師》,《銃夢》,《夏目友人帳》,《狼與香辛料》之類的。。。就不一一細說了。。。
最近又拿起了三島了《豐饒之?!?mdash;—不過這次明顯閱讀速度非常非常慢。這次是要一句一句地好好享受了??傆心敲磶妆緯亲x了很多次的——從小學到初中的時候,《呼嘯山莊》是有記錄地也全本閱讀過11遍——希刺克厲夫這個名字是刻在那段時期的。之后就到《過于喧囂的孤獨》,不過三遍。但是豐饒之?;蛟S是會超過這個記錄的。畢竟,松枝清顯,偶爾加上本多,也過多地出現在腦海里里。
遲子建散文讀書筆記三
最近看的書:遲子建《北方的鹽》
回上海的時候,去了一趟上海書城,撲面而來全是書,被信息爆炸的余波震昏了頭,最后合眼的一本也沒找到。反而是在自己小區一個不到50平米的小書店,發現了好幾本心儀的。這大概就是所謂的挑花眼了吧。
其中一本就是遲子建的《北方的河》,注意到這位作家是最近兩年的事,當時剛剛進現在這家公司,在公司編寫的教材里發現了她的一篇文章,一氣讀下來,有一種特別的感覺,她所使用的那種敘述方式,真的是純北方式的,讓我想起了大學時同寢室的一位同學,那時,我特別享受跟她坐在一起,聽她以很慢的語速,講那些發生在她位于北方的家鄉所發生的故事,一段一段,講到姐姐家孩子的變故,講到自己同學得紅斑狼瘡的事情,帶點委婉、凄涼和自我安慰的意味。正因為這段聽故事的經歷,我一看到這篇文章,馬上就得出結論,這位遲子建一定是北方人。
這次在芥子書店看到《北方的鹽》,眼前一亮,我的判斷果然沒錯,這位和才子曹植同名的子建女士,不僅是地地道道的北方人,而且還不是一般的北,她出生在中國的最北端-----漠河的北極村,這樣一個人寫出一篇關于北方的文章,該是再合適不過了吧。
托這本書的福,終于又體會到了那種久違的感覺,像是農村的下雨天,沒法去地,大家只好圍在火爐邊,拿出舊年的老玉米,剝好了,放在鍋里,小火,用筷子慢慢撥弄,慢慢吃,慢慢講那些陳年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