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兒子皮卡讀后感600字
《我的兒子皮卡》系列是著名作家曹文軒的作品。它生動的描寫了皮卡小時候在鄉村爺爺家生活的點點滴滴。
小皮卡在五個月時就被送到鄉下。他在那里快樂的度過了他的童年生活。那有一群群鴨子、溪流、山川、樹木……
皮卡的鄉村生活是多么美好呀。真讓人羨慕。白天在那山間游玩,在草叢里捉蜻蜓,看藍天下飛翔的鴿子,在指甲花開的時候摘一些染紅指甲,看趕鴨人放鴨。晚上抬頭看月亮,低頭看月光下的池塘,呼朋喚友一起去看露天電影……真是快樂的生活。只可惜現在的同學都居住在大都市。領略不到那大自然的風光。
我十分喜歡這本書,因為它讓我感受到了鄉村特有的生活。原來月亮是十分亮的,鴨子在“懷孕”的時候受到驚嚇會把蛋下出來、在農村夏天小孩子是不穿衣服的……
城市里的許多小孩子,平時一大堆的作業,寫都寫不完好不容易到了周末,還要上各種各樣的輔導班……哪有時間到那美麗的大自然去領略那迷人的景色?
讀了這本書,我仿佛自己也置身大自然,陶醉在美景里。有多少個孩子都渴望有一個像皮卡一樣的童年呀!
說到這,我想,你也想讀讀這本書了吧。一起來領略大自然的美,感受皮卡快樂的童年吧!
我的兒子皮卡讀后感600字(篇2)
一開始,他對北京的印象不深。
皮卡是一個做事情會走火入魔的孩子。在《仰望天空的貓》這本書里,皮卡聽一個光頭男孩說在陰森的竹林里,在墳場旁的蘆葦叢里有一種鬼蜻蜓,一般人是回避它的。但皮卡非要捉到它。三姑拿他沒辦法,只好帶他去。皮卡必須要達到他想要的目的。
皮卡是一個喜愛動物的孩子。在《仰望天空的貓》這本書里,皮卡先養了一群蜻蜓,他為了捕捉蜻蜓,都掉到了水里。再養了一只橘貓,是皮卡把它從死亡線上救上來的。然后養了一對鴿子,皮卡為了給鴿子筑巢時提供材料,他把奶奶床上的蘆葦席撕成蘆葦條散在地上,等鴿子來叼去筑巢。最后養了一頭水牛,他倆像親兄弟一樣,爺爺給牛取了個名字,叫:皮三。
皮卡是一個膽大,又膽小的孩子。膽大是因為他小時候連水都不怕,姑姑告訴他,水里有“馬佬”,但他不怕,還敢往河邊走。膽小是因為他居然連自己睡都不敢,還非要和哥哥睡。
雖然橘貓知道鴿子是皮卡的好朋友,但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呀!
一開始,皮卡并不喜歡鋼琴,但后來,因為有了一個叫絮絮的小女孩彈的鋼琴非常好,他知道有了競爭對手時,他開始發奮努力,莫名其妙的彈出了一首并沒有學過的曲子。
我的兒子皮卡讀后感600字(篇3)
在寒假里,我看了曹文軒的其中一個作品-——《我的兒子皮卡》故事里的皮卡幽默又詼諧讓人喜愛,皮卡他那么地喜歡小動物,他捉蜻蜓的時候不像我們用網來捕捉而是用手,手弄成三角形蜻蜓來了就用手按下去就捉住了,他還叫自己的三姑來幫忙一起捕捉蜻蜓,蜻蜓好像也很樂意讓皮卡捉。曹文軒筆下的人物就是那么可愛、那么搞笑不管看多少遍都看不慣好像是第一次看一樣。
皮卡也讓從海里撿回來的橘貓一起同吃同睡一點也不嫌棄的異味;他還為一對鴿子建巢,就把奶奶床下的蘆席撕成蘆葦條撒在鴿子經過的地方,不久巢就建成了也生下了許許多多的小鴿子,可不幸的是一位小鴿子因為學飛沒有父母的陪伴而喪失了性命,這里告訴我們要走人多的地方,不要走人少的地方以免被陌生人抓走;還有一只小白牛皮卡的爺爺給他取名為皮三,因為皮卡的哥哥叫皮達他最大所以他是皮大,皮卡是老二所以他是皮二,那頭小白牛因為跟皮卡很像親兄弟就取名為皮三,小白牛也很喜歡這名字,哎,我真該自我反省一下這么小的小朋友動物都不怕我做姐姐的還怕這縣動物真沒用。曹文軒筆下的作品竟如此美妙動人都是反復修改出來的呀!看來,我該學習學習人家嘍!
我的兒子皮卡讀后感600字(篇4)
皮卡有一個神奇的本領,那就是尖叫,一尖叫甚至能下雨。皮卡從一出生就充滿了懸念,“卡”在那里怎么也不肯出來。醫生就像拔蘿卜一樣,撲通一聲將他拔了出來。
皮卡憤怒著來到這個世界上。但是憤怒很快就變成了好奇,他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感受著周圍的一切。皮卡的出生時驚心動魄的,先是媽媽懷孕了,后來要不要孩子,胎兒沒心跳了,還活著真的還活著,直到最后終于出生了。
皮卡是個奇怪的孩子,在醫院里安安靜靜,可是回到家,就變成一個愛哭的“夜蹄郎‘。《我的兒子皮卡》情節幽默,鋪設精巧,讓人不得不看,我喜歡皮卡。
《皮卡1》這本書讓我從中知道了很多很多,原來愛一個孩子是這樣神奇的來到世界,讓我在快樂成長中,真正懂得了一個孩子從出生到長大,父母付出了很多很多,不管孩子有多么調皮,就像皮卡一樣,父母甚至爺爺奶奶無怨無悔,照顧的無微不至。
2、皮卡是一個喜歡動物的孩子。皮卡在鄉下的奶奶家的日子是自由而快樂的,陪伴他的有天上的鴿子地上的貓,還有飛來飛去的蜻蜓和一頭叫皮三的牛。皮卡和他們之間有著無數精彩的故事。
皮卡有個神奇的本領——他可以捉住和一只他能夠得著的蜻蜓,甚至還可以輕而易舉地捉住一只牛虻或一只蒼蠅。為了幫助鴿子建巢,他把奶奶床上的蘆葦席撕成條撒在鴿子經過的地方,這樣鴿子就不用出去找蘆葦了。和皮卡形影不離的就是皮三了,皮三是一只小白牛,他們好像兄弟倆。為了捉蜻蜓,姑姑們特地的編了一個網,來抓夠不著的蜻蜓,每次姑姑們回來,都想著給皮卡抓蜻蜓,皮卡的蜻蜓房變得五顏六色。
皮卡和我一樣都喜歡小動物,我希望大家多和動物溝通,親近大自然,和動物們多做好朋友。這樣你的生活就會變得更加多姿多彩,擁有更多的快樂。
3、皮卡是一個奇怪的孩子,一雙鞋他要兩種不同的顏色。我小的時候也有這樣的想法,后來我就覺得有必要要穿兩種不不同顏色的鞋子嗎?一雙鞋子的顏色比較好看。
說起襪子,如果讓皮卡挑,要經過無數次的試穿,才能挑出一兩雙,其實挑襪子沒有那么復雜,找可以穿進去的,好看的就行了,皮卡真是個奇怪的男孩。
皮卡被逼著學鋼琴,不過他也不是那么討厭鋼琴,皮卡是因為絮絮而彈鋼琴的,皮卡學得很好,雖然亂彈,也很好,給老師亂彈了一首,老師吃驚了。
皮卡跟我一樣,日子是美好而快樂的,因為和小伙伴一起瘋玩,因為去旅游。日子也有憂愁,因為我要學補習班,因為我有幾天被媽媽關在家里不能出去玩。我建議所有愛我們的爸爸媽媽,不要強迫我們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情,給我們一個快樂的童年。
我的兒子皮卡讀后感600字(篇5)
這個雙休日,我又閱讀了很多書籍,《明朝那些事兒》,《云母谷的童妮婭》……。然而你們不會想到,一直魂牽夢縈在我心中的,是《我的兒子皮卡》。
這本書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曹文軒,我看到書的后面寫著這樣一句話:讓孩子體味一段歲月,讓父母重溫那段動人的時光。這究竟是本什么樣的書?懷著這個疑問,我走進了書中,走進了作者的內心世界。放暑假了,皮卡又回到了麻油地,似乎皮卡一直住在這兒,他很自然地找到了朋友,他與花兒一起在田野里瘋玩,捉魚;為了抓住一只兔子,被滿地蘆葦搞得暈頭轉向,一時之間迷失了方向;他與周五爺一起去放鴨,晚上躺在船艙上數著星星,在無數星星的陪伴之下進入了夢鄉。這一切中的一切,是那么令我無限的神往啊!
讀著讀著,那個一去不復返的童年似乎又回來了,那些歷歷在目的童年趣事像放電影般在我的腦海中回放。記得那回,我曾把清水潑到小狗身上,名義上是給它洗澡,其實還不是為了一個字——“玩”。看著那只被淋成“落湯雞”的小狗,我笑了;又回憶起那個廣玉蘭吐出芽兒的季節,我摘下一個長茸的花苞,俯下身去讓清冽的水沾濕花苞,在玉蘭樹上認真涂涂沫沫;或是采把野花,讓它們在風的吹拂中飛翔,因為我想飛,渴望能飛得更加高遠……每當想起這些往事,我是多么希望我能再度重溫那段成長的歲月,那些動人的時光。
窗外的鳥鳴打斷了我的思緒,我放下書,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一方面,我想成長,想接觸這個世界,圓了我的心望;另一方面,我又不想長大,我要一直生活在這無憂無慮、真善美的小世界里。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寫,又看見了在陽光下玩耍的那個我,又看見了充滿稚氣的那個我,我像皮卡一樣歪歪扭扭地走了過來,也成長了起來。童年那段成長的歲月,動人的時光又一次重臨于我的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