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中華上下五千年讀后感
中華上下五千年以時間為經,以事件和人物為緯,穿針引線,縱橫交織,從盤古開天辟地的傳說開始。此書成為名副其實的掌上歷史博物館。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中華上下五千年讀后感,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初中中華上下五千年讀后感【篇1】
《史記》記載了3020年的歷史,而《中華上下五千年》卻記載了5020年的歷史,《史記》里的歷史《中華上下五千年》里幾乎都有,《三國演義》里的故事都有記載。
《中華上下五千年》里的故事很多,我比較欣賞《七擒孟獲》這個故事,這篇故事主要講的是南方的孟獲常帶軍侵犯蜀國的邊境,諸葛亮為了有一個安定的后方,就去討伐孟獲。第一次,諸葛亮捉住了孟獲,但把他放了。第二次、第三次……第六次也是如此,第七次,孟獲又當了俘虜,諸葛亮傳令設宴款待孟獲等人,自己卻不去見他。蜀兵告訴孟獲,丞相不好意思見他了,下令放了他來日再戰。孟獲痛哭流涕,發誓投降蜀國,誓死不反。
我不僅敬佩諸葛亮,也很敬佩孟獲。諸葛亮是大家都很佩服的,他簡直就是一個神人,能夠呼風喚雨,敵人的計策他一眼就可以看出來,誰都想擁有和他一樣的神力。孟獲雖然是一員小將,但是他和關羽一樣視死如歸,面對強大的敵人也毫不畏懼。如果說,諸葛亮七擒七放的不是孟獲,而是我們現代人,可能會出現如下幾種情況:1。嚇得屁滾尿流,在第一次被擒時就投降2。比較鎮定,但還是早早地投降了。如果是我的話我肯定也早早地投降了。但是孟獲呢?他不服氣,非常不服氣,要求再戰,這樣一而再,再而三地再戰再戰。直到第七次,他很感動,因為諸葛亮每次抓住了他,都酒肉款待,之后再放他走。不僅僅是他很感動,連蠻兵們都很感動呢!第七次的時候,他知道諸葛亮退避他不見他是因為不好意思見的時候,就更感動了,他痛哭流涕,永遠投降蜀國。
我不僅欽佩孟獲這個人,更欽佩他的精神,他的那種視死如歸、不屈不撓的精神,這種精神很值得我們學習。我們還要學習他的那種勇敢、不畏懼,在生活中,我們也應該這樣,遇到“攔路虎”不退縮、不畏懼,要勇敢地面對“攔路虎”,直至將它們消滅,做一個現代生活中的孟獲。
初中中華上下五千年讀后感【篇2】
最近,我在網上閱讀了《中華上下五千年》。著名的歷史學家龐樸曾經說過:“歷史使人聰明,因為歷史是前人的失敗和成功的記錄,是成功到失敗或由失敗到成功的經驗積累。”聽了這段話,你是不是迫不及待地想了解歷史呢?那么,請跟我一起暢游彌漫著歷史文化的《中華上下五千年》吧!
《中華上下五千年》這本書說的是在中華民族歷盡風霜的蒼茫大地上,燃燒著五千年來傳承不息的文明之火。它點燃了千千萬萬個炎黃子孫的奮斗之夢,照亮了中國歷史的前進之路。
《中華上下五千年》從盤古開天辟地說到大禹治水,從劉邦項羽寫到貞觀之治,從安史之亂談到王安石變法,從鴉片戰爭一直到五四愛國運動。回味炎黃子孫千百年來的榮辱興衰,字里行間都在傳達著一句話,那就是:我們經受住了嚴峻的考驗,已經創造而且正在創造自身新的歷史。
《中華上下五千年》展現了五千年以來的社會變遷,其中最吸引我眼球的歷史故事是:武王伐紂和抗金英雄岳飛。
“武王伐紂”講述了遠古時代,有一個叫商的部落,到了商紂時,紂王非常昏庸,根本不顧人民的死活,只知道一味地貪圖享樂。姬發(周武王)在姜太公的輔佐下,打敗了商紂王,消滅了商朝,建立了周王朝。這則小故事,讓我懂得了:做為一代君王,心中必須有人民,昏庸無道者,必將滅亡。得民心者得天下。
“抗金英雄岳飛”主要講述了愛國將領岳飛,抵抗金兵的故事。岳飛年青時,是一個有著遠大理想的青年,貧窮激發了他的雄心壯志,刻苦的學習增長了他的知識和才干。他率領著岳家軍,面對強大的敵人,毫無懼色,打得金兵四處逃散。他常對兵官說:“文官不貪財,武將不怕死,一個國家才有希望。”岳飛的領兵之道令我欽佩,岳飛的愛國主義情懷讓我敬仰。
品讀《中華上下五千年》,就如同在時光的隧道中自由穿梭,收獲歷史帶給我的啟示,真是一件快樂的事。
初中中華上下五千年讀后感【篇3】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擁有五千年的歷史。在這五千年的歷史里,有十九個朝代,分別是:夏、商、西周、春秋戰國、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宋、西夏、遼、金、元、明、清。這十九個朝代里,有烽火戰亂的三國、有文人輩出的唐朝、還有閉關鎖國的清朝……
我最喜歡的朝代是唐朝,因為唐朝有很多文人墨客。有詩仙李白、詩圣杜甫、詩佛王維,他們都出自唐朝。我最討厭的朝代是清朝,因為它閉關鎖國,自以為是,不學習外國的先進科技。后來,由于清政府的腐敗,還簽定了許多不平等條約,導致了鴉片戰爭和火燒圓明園。
這本書里還有許多歷史人物,他們有著不同的性格和經歷:有一鳴驚人的楚莊王、愛國投江的屈原、文武雙全的岳飛、賣國求榮的秦檜、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陶淵明……
其中最值得我學習的東晉的大書法家王羲之,他被后人譽為“書圣”與他的兒子王獻之合稱為二王“。王羲之小時候學寫字的時候特別勤奮,把家門前的小池塘里的水都染黑了。正因為他刻苦練字,才寫出了被后人稱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序》。
我現在也在學習書法,但我沒有王羲之刻苦練字的毅力和精神。讀了王羲之的故事后,我打算更加努力練字,持之以恒,將來也當一位有名的書法家。
這五千年里也有許多名人勤學的故事。例如:祖逖聞雞起舞;匡衡鑿壁偷光;蘇秦錐刺骨;范仲淹斷齏劃粥等。這些名揚千古的勤學故事,深深教育了我。古人的學習環境那樣惡劣,都能克服困難,而我們現在擁有這么好的學習環境卻不知道珍惜,我心里感到很慚愧。
在寒假里我讀了《中華上下五千年》這本書,我知道了中國有這么悠久的歷史,使我受益匪淺,感慨萬千,我更加熱愛我的祖國了。今后我一定要努力學習,將來為祖國貢獻出我的一份力量。
初中中華上下五千年讀后感【篇4】
黯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爭鳴,明月清輝,往事越千年,帶不走春秋功業,湮不滅風云際會。
——題記
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淵遠流長,其歷史積淀是書記所無法承載的,但通過《中華上下五千年》細膩靈動的文字,即使我們生在現代,也依然能回眸戰國的刀光劍影,西漢的鼓角爭鳴,依然可以領略到隋唐的盛世雄風,西宋的經濟繁榮。讀了它,我在文字間夢回前朝。
秦皇漢武,折戟沉沙,唐宗宋祖,空余嗟嘆。世事更迭,歲月無常,多少帝王都被風雨無情的打去!昔日的宏圖霸業如長河沙爍,曾經的盛世繁華似過眼云煙。
勵精圖治的禹王時代,朝國初成,襲禪讓良風;殘暴的夏桀時代,卑躬屈膝,人類失去了最寶貴的尊嚴;繁盛的成湯時代,安居樂業,滅暴君之桀;暴動的西周時代,壓榨百姓,超正日益懈怠驕縱……
聆聽歷史沉重的腳步,觀望歷史蒼白的容顏,回眸,那似錦盛世,歷經滄桑,灰飛煙滅,終化作一行行帶著墨香的文字,供后人觀賞。
五千年文明古國,無數詩人作家蕓蕓眾生,她,他,他們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本懷著一顆高尚真摯的心,來報效祖國,卻終抵不過那些權勢地位的紛爭,安逸的生活,成了他們永遠的向往,那充滿濃濃的憂郁的詩句是他們最美的絕唱。而最終,卻不得不躲在角落里黯然神傷,帶著遺憾飛向向往已久的天堂!
人世的險惡,朝廷的不公,已是李白心中揮之不去的憂愁,他不得不借酒消愁,邀月共飲,也不得不作詩傾訴,換“詩仙”美名。可誰又能理解他豪邁詩句背后隱藏的多愁善感?誰有能看透黑暗里那奄奄一息的純潔心靈?他也想像陶潛一樣宏觀大海潮起潮落,閑看庭前云卷云舒,可生活留給他的僅僅是凄涼。
著名浪漫主義詩人屈原,滿腔愛國熱血無處拋灑,一身浩然正氣天地可鑒,然而朝廷的勾心斗角,懷王的昏庸無能,以及眾貴族的妖言惑眾,只能讓屈原拋下‘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千古名句,絕塵而去!
當然歷史,不能只是愁,僅是淚,也應該有那么些別樣的名人,同樣被千古人敬仰,傳頌!
“六宮粉黛無顏色,三千寵愛在一身”的楊玉懷,幾十年宮廷生活,深受玄宗喜愛,而她擁有的,不僅僅是傾國傾城的姿色,更有著聰慧靈秀,尤善逢迎等眾多優點集一身。她與唐玄宗那段凄美動人的愛情故事,更是讓人掩面輕啜。曾經是人們羨艷的“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可最終卻變成了唐王朝的敗筆。
……
知興亡,明事理,社會變遷,戰爭風云,歷史文物和文化藝術了然于胸,盡收眼底,書海擷英,《中華上下五千年》帶給我不一樣的青春滋味!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而淘不盡的是我們對風流人物的追憶!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現代的我們,也要作讓世人驕傲的華夏兒女,讓世人滿意的炎黃子孫。
初中中華上下五千年讀后感【篇5】
我翻開書冊,好像面對著洶涌澎湃的大海,歷史的浪潮滾滾而來。民族的文化,在這里凝聚;民族的精神,在這里顯現。
我閱讀,我與歷史人物共席對話。我閱讀,我和時代風云同聲呼喚。我思,我問:是誰推動著歷史的車輪
我掩卷沉思,我若有所悟。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有多少英雄豪杰匡扶正義,有多少志士仁人追尋真理。“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屈原,“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李白,“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他們為著民族利益嘔心瀝血,他們為著民族尊嚴而獻身成仁。他們是民族的英雄,他們在為民族的生死存亡而戰!
然而,這就是答案么?歷史,就是英雄好漢的演兵場嗎?
偉人的話在我耳旁回響: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歷史的真正動力。
是那些無名的平民,在大澤鄉揭竿而起,在虎門灣引水銷煙……是那些樸實的百姓,將心血熔煉成兵馬俑,用汗水鑄就萬里長城……是的,是人民的意愿造就了英雄,是人民的力量推動著歷史的車輪滾滾向
我感慨,我贊嘆,那些威名遠揚的英雄豪杰,因為他們演示著人民的壯舉,所以他們才在歷史的畫卷上書寫濃重的一筆;那些流芳百世的志士仁人,因為他們呼喊著人民的心聲,所以他們才在歷史的柱石上鐫刻下深沉的印記
當我翻到書卷的最后一篇“武昌起義的炮聲”,已是華燈初上時分,電視里正在熱播連續劇《走向共和》,屏幕上正在演繹著慷慨悲涼的壯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