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城南舊事讀后感600字
二年級城南舊事讀后感600字【篇1】
《城南舊事》,作者林海音,原名林寒英,他出生于臺灣,在北京度過了自己的童年。《城南舊事》描述了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一個北京四合院里英子一家溫馨而又和睦的生活故事。故事以英子這個孩子的眼光,看透社會的冷酷,看透人情的冷暖。
《城南舊事》被評為亞洲周刊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在八十年代,這本書被導演拍攝成一部電晾,搬上銀幕,獲得“金雞百花獎”等各種獎項。
這本書分成五個場景:惠安館里秀貞和英子純真的友誼,與“同學”一起約定去看海,不堪忍受毒打逃家避難的蘭姨娘,保姆宋媽瘋狂地尋找女兒,爸爸去世和院里花兒落了的故事。
最讓我感動的就是英子他爸爸去世時候的情景。英子拿到畢業證書,進了家門,四個妹妹和兩個弟弟,夾竹桃和石榴散散落落很不像樣。廚子老高低聲說:“英子啊,你媽媽剛從醫院來了趟電話,叫你趕快去,你爸已經……”他為什么說不下去去了,英子一下子著急了:“你說什么?”老高說:“這么就數你大了,勸勸你媽吧!”“我”突然鎮定下來,出其的鎮定,走出家門,深吸一口氣:爸爸的花兒落了,“我”再也不是小孩子了。讀到這里,我的心再也無法平靜,一個小學生,怎么能承受的了失去父親的痛楚,想想我們,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電視、電腦、手機。吃喝玩樂,一應俱全。
從英子身上,我學到了堅強,學會了勇敢,還學會了挑戰,這些精神品質讓我一生受益。
二年級城南舊事讀后感600字【篇2】
《城南舊事》是臺灣著名女作家林海英寫的,全文形象、生動、具體地描述了林海英(英子)小時候在北京城南與伙伴們一起生活的故事。
它以英子的角度反映了北京城南當時的社會情況。它就像一把鑰匙,打開了當時社會的大門;它就像一盞明燈,照亮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它就像一面鏡子,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冷酷。
這本書講述了英子熱心助人和對生活的無奈。英子趁宋媽買菜時來到惠安館結識了“瘋女人”秀貞,秀貞的女兒小桂子遭家人遺棄,生死不明,在英子的幫助下,認出小伙伴妞兒竟是秀貞離散六年的女兒,但母女倆相認后,在回家的路途中不幸慘死在火車輪下。
講述了英子對社會的悲哀。英子喬遷到新簾子胡同,認識到了一位以偷盜為生的年輕人,他為了供弟弟上學,不得不去盜竊,英子感覺他很善良,命運不應如此,這位年輕人在英子充滿童稚的眼中,既偉大,又渺小,而且不知他是好人還是壞人,但英子還是無意揭發他了,因此他行竊時被抓,此時英子眼里充滿淚光,心中悔恨不已。
講述了奶媽的遭遇,使英子對社會感到沉痛,悲涼。在英子九歲那年,宋媽得知兒子去世,女兒被丈夫賣掉,父親因肺病而身亡,非常傷心,然后便隨丈夫回家,留給英子的是永久的孤獨,無盡的凄涼。
講述了英子經歷生死離別。父親因生重病而去世,英子的世界仿佛天塌下一般,這給英子留下了刻骨銘心的記憶。悲傷的童年往事在英子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我的童年生活在如今的和諧社會,無憂無慮,開心快樂。但我看完這本書后,為英子的童年遭遇同情的同時,想到要熱愛祖國,熱愛共產黨,好好學習,努力為社會做出貢獻,讓英子悲傷的童年社會永遠成為歷史。
二年級城南舊事讀后感600字【篇3】
在這個小學階段中,我和爸爸媽媽都看過一本書-----《城南舊事》。
這個故事主要講的是小女孩林海音介紹自己小時候住在北平的所見所聞。故事的內容不免有些凄涼,我有時看得不禁會淚流滿面。林海音阿姨把自己思鄉和在家鄉快樂、悲傷的場面交織在了一起,讓看書的人有種說不出的傷感。
這本書有許多小故事,我最喜歡的是“我們看海去”,這個故事主要講的是“英子(林海音阿姨的小名)上小學了,她的好朋友方德成和劉平不小心把球踢到了一塊草地上,據說那塊草地旁邊的房子鬧鬼,所以沒人敢去,他們就讓英子去。這時,故事才真正開始,因為她在那里發現了一個藏臟物的地方,英子不免有些害怕。第二次去時,英子在那發現了一個人,那人是小偷,但他沒給英子講他的真實身份,卻給英子講了他和他弟弟的故事,他說,他弟弟十分好學,成績很好,不像自己這樣沒出息......英子因為上了“我們去看?!边@課課文,所以很向往去看海,她和小偷說了后,那小偷也很喜歡這課文,他和英子約定等他弟弟出海去讀書時一起去看海。英子在參加學校開的送走畢業生的活動中,發現那人的弟弟是這屆畢業生的第一名,而且那人也來看了。那天晚上英子去那片草地玩,沒等到小偷,她怕這個剛交到的朋友又不見了,就很傷心。在離開草地時她撿到了一個金佛像,出去后她隨手就送給了一個陌生人,沒想到這個陌生人是一個便衣警察。在小偷被抓的前幾天,小偷還送了英子一串自己奶奶留下來的小珠子,因為他覺得英子是個好姑娘。當英子得知小偷是因為自己一個無心的舉動被抓時,她哭了,我看得也哭了。
我為那個小偷被抓“我們看海去”的約定沒有可能實現了而哭,也為小英子又失去了一個朋友而哭,更為那個弟弟沒有了愛他的哥哥而哭。
二年級城南舊事讀后感600字【篇4】
我一向對名著不太感興趣,往往只是看了半截就去干別的事情。但《城南舊事》不同,作者林海英以純真的筆調,悠悠地敘述了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老北京,在娓娓動人的真摯敘述中抒發了對童年的緬懷和對人間溫暖的呼喚。每一個故事都能令我思緒起伏。
在《城南舊事》中有一篇叫《爸爸的花兒落了》的故事,主人翁英子是一位十三歲的小學六年級學生,今天,他該畢業了。是她代表大家去領畢業證書,英子想請爸爸去參加??墒牵迨灞蝗毡救撕λ懒耍职旨钡猛铝搜?,住在醫院不能下床。領了畢業證書的她,興沖沖地跑回家看見夾竹桃都謝了,幾個妹妹在玩土,她說:“是誰把爸爸的花兒都給摘了下來?我要告訴爸爸。”這時,老高走過來說:“英子,你快去醫院吧,去安慰安慰你媽媽。你爸爸他……”說到這兒,他沒有再說下去了。英子重來沒有這么鎮定過,她說:“好!我去醫院?!卑职值幕▋郝淞耍乙膊辉偈切『⒆恿?。
書中的一切都是那樣有條不絮。恰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詩。好似一位繪畫大師,締造出了真實的人性世界。善惡、冷暖為我們呈現了一場精彩絕倫的演出。合上這本書,房間里似乎飄著淡淡的夾竹桃的幽香,久久無法散去。
二年級城南舊事讀后感600字【篇5】
《城南舊事》這本書包括了六個章節,每一章都是滿含懷舊的故事,每一章也是一個永遠的別離。
在《我們看海去》這一章節中,英子到草叢中翻找皮球時遇見了長相老實的男人,天真的英子與他交流著,明白了他是為了供成績優秀的弟弟讀書,采用收破爛的方式賺錢。在英子的眼中,分不清他究竟是好人還是壞人,以至后來,便衣因為她無意中提供的線索,才抓住了那個實則為賊的男人。他被巡警帶走時,大人們肆意指點,英子卻更加不明白好壞善惡之分,只是暗暗想著寫一本《我們看海去》。
大人們的眼中,將善惡分得很明了,對于每一個犯錯的人,都會有意無意地給他貼上“壞”的標簽。這一章中,男人在尚未體會過人間冷暖的英子心中,竟是以各種方式為弟弟攢錢的人,而在成年人眼中,則是賊,是十十足足的惡人,他的偷竊行為遮掩了所有理由。孩子的稚嫩雙眼辨不出善惡,但能發掘更多不同大人的想法。故事是樸實而有條不紊的,就這樣緩緩地,緩緩地,卻也蘊含深意,耐人尋味。
平時,我們看到的一些電視劇或是小說中,好人是絕對的好人,壞人是絕對的壞人,正義一定會打敗邪惡。而事實上,社會是復雜的,我們心中對黑白善惡的標準也漸漸模糊。就像我在小時候,對于一些新聞上出現的人物,很容易便為他們貼上標簽,“好人”、“壞人”。而現在,通過事件背后的原因,明白了既使是“壞人”,也是有他的苦衷與好的一面,于是便更加分不清好與壞的差異。好人與壞人的界限,本就模糊不清。
每個人都是平凡的,正因如此,在世上也只有做了好事的人與做了壞事的人。而所謂的好人很輕易便變成了壞人,壞人經過反悔自然也能變為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