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平凡的世界》讀后感600字以上
《平凡的世界》,全景式地描寫了中國現代城鄉生活,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平等人為代表刻畫了社會各階層普通人們的形象,人的自尊、自強與自信,人生的奮斗與拼搏、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紛繁地交織,讀來令人蕩氣回腸。路遙為我們講述地不只是那個久遠的年代,更是一種人生應有的信仰和追求,亙古不變。這是一個喧囂浮躁、道德危機的時代,每一個還擁有夢想并在追夢的人們都該再重溫《平凡的世界》,它會讓你懂得:盡管命運是那樣的不公,盡管社會有那么多的不平,可只要你能夠不屈不撓、艱苦奮斗、勇往直前,終能獲得最后的成功。每一個正在虛度生命的人們都該讀《平凡的世界》,它會讓你懂得珍惜。路遙在教會我們忘我,忘我使生命永恒。
人生容不得太多的自私,自私最終只會絕了自己。看風使舵,趨炎附勢,均為自私使然。一生若只是這般地生活,終將無價值地葬入黃土。路遙在教會我們要有獨立的人格,盡管你可能會遭遇孤獨。孤獨是人生自我證明的必經之路,只要你認定了自己的理想,那么坦然面對孤獨,將是你勇往直前最后的支撐點。路遙在教會我們不必用盡生命去做一個漂亮的人,但應用盡生命去做一件讓人們叫好的漂亮事。前者只能證明你的處事圓滑,而后者則將見證你精彩的一生。
我非常敬佩和崇拜作家路遙,他雖然已經不在人世了,但他留下的著作永遠在人世間流芳千古,《平凡的世界》永遠是矛盾文學獎作品上一顆璀璨的瑰星。
名著《平凡的世界》讀后感600字以上(篇2)
很久沒有品嘗到這種滋味了——苦,真實的苦,深入骨髓的苦。仿佛不是在看一本書,而是在接受一場盛大的洗禮,凈化心靈,抬升苦難的高度;又仿佛和書中人物有著共同律動的心跳,共同經歷,共同承擔,共同品味那平凡而又偉大的苦難。
凡是探索,必須經歷迷茫,那時的社會有著太多解不開的難題,但又找不到答案,便只有那么吊著,仿佛自己會痊愈一般,但終究異想天開。少安便生活在那個矛盾的社會,他是先進的,他有滿腔的熱血和充足的干勁,他是出色的青年。但社會對他有著太多的束縛,如囚籠之獅,縱有千般本領,也只能望籠興嘆。生活給他太多的磨難,但他回報的永遠只有兩個字:不屈。少安的身上凝聚著那代人所有的光輝,也承擔著共同的無奈。
人總要有一些夢想,少安最終完成了他的致富夢,也帶領大家過上了好日子,但他卻失去了最愛他的人—秀蓮。《平凡的世界》帶給我們太多的別離,他們如匆匆的過客,平凡地來到這個世界,又平凡地離去。但他們每個人卻又是那樣的不凡,在那個動蕩的年代,堅持自己的夢想是何等的不易!他們不僅堅持著,還為自己的理想奮斗著,苦難阻止不了他們,也動搖不了他們。他們貌似是最愚蠢的飛蛾,其實不然,他們是高尚的鳳凰,沖向烈火并不代表死亡,而是涅盤。
在《平凡的世界》中,我讀不到別人所說的那種政治與歷史,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所讀到的是赤裸裸的苦難,那么真實,那么震撼。也許我無法詮釋苦難的真正含義,但我知道“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人生只有經歷苦難,才會變得更加完整。《平凡的世界》如同一本人生指南,教會我們如何面對苦難,如何承受苦難,如何戰勝苦難。《平凡的世界》并不平凡,我們的生活需要這樣的“佐料”,因為苦難,我們會更加堅強,更加坦然。
名著《平凡的世界》讀后感600字以上(篇3)
《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遙,這是一部講述了改革開放前一個偏遠小村莊中的故事,分為上中下三冊。
主人公是“雙水村”的孫玉厚一家,并且作者通過了孫少安,孫少平,孫蘭香等主要人物向外延伸,組織成了一張復雜的人物關系圖,他們之間的愛恨情仇以及思想觀念之差從作者描述的示例中一一清晰體現。
首先來說“孫少安”。孫玉厚的兒子,與田潤葉青梅竹馬,互生情愫,但因為家庭背景的相差大,孫少安外出尋親,另娶她人。潤葉被迫嫁給了門當戶對的富家子弟李向前。孫少安的父親孫玉厚漸漸老去,他承擔起了照顧全家人的責任,除了供妹妹蘭香和弟弟少平讀書外,還要照顧臥病在床的奶奶和自己的妻兒。孫少安是一個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他給我的印象是一個勤奮善良,吃苦耐勞的農民形象。最容易在他身上看出的就是“仁”,在小說中他自己創業,當他成功時,帶著大家一起致富;在面臨村民的冷嘲熱諷時,他選擇原諒。這為他帶來了大家對他的尊重,為他后期事業成功成為主任奠定了基礎。再來說一點“忍”,在孫少安五六歲時,他能忍受家庭的貧窮,體諒父親,初中時,原本作為一個知識分子的他退學幫助父親,承擔起了照顧家人的重擔。在他的創業過程中,經歷失敗,他忍了過去,被人指責,也忍受了。前文的種種難關,都為他的成功擬定了基礎,為下文埋下了伏筆。
孫少平,孫少安的弟弟。在初中時結識了金波,郝紅梅,田曉霞等伙伴。為了幫助哥哥照顧家庭,畢業后獨自一人來到黃土高原攬工,孤身在外本就不容易,他仍然堅持每月給妹妹蘭香寄去10元生活費。他在“初戀”的失敗后漸漸成熟。敢愛敢恨的田曉霞闖入了他的世界,他的視野漸漸拓寬。田曉霞的意外死亡在他人生鍛造時造成了巨大打擊。他沒有放棄,在結尾完成了巨大的蛻變。
名著《平凡的世界》讀后感600字以上(篇4)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已交得好運,但是,命運無常,沒有人可以控制自己的人生,因此我們可以做的只有把握當下。
在《平凡的世界中》我親眼目睹了命運的跌宕起伏,有些事情發生的太突然,沒有絲毫征兆,正如書中所說:“沒有永恒的幸福,也沒有永恒的悲痛。”的確,任何幸福與悲痛都只會持續一段時間,就像一朵花會綻放也會凋零,周而復始。但是沒有人知道它會何時凋謝,也許它剛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可轉眼間的一場夜風將它吹的支離破碎,早晨再來看時,只剩下幾片花瓣孤獨的搖曳。生活中有太多的不確定因素,要想使明天不留遺憾,最好的方法就是把握今天。
如今我們提倡做長遠計劃,反對急功近利,這固然是正確的,但是在做長遠計劃的同時一定不能忽視當前的現狀,今天比明天更重要,只有能很好的把握今天的人,才能更好的利用明天。我們在為未來做準備的同時也要關注今天的發展。
在當今這個信息發達,資源共享的時代,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成為萬眾矚目的對象,而任何一個成功的人都有可能一落千丈。李嘉誠說過:“如果一切有機會從頭再來,我的命運會如何不同?人生充滿著很多‘如果’,轉折點比比皆是,往往不由我們控制。因為命運還沒有給我另類的選擇,我成就今日的我。”我們不應該為失去的機會悲痛惋惜,也不應該盲目等待未來的機遇,而應將目光著眼于當下,努力發現,創造機遇,雖然“轉折點比比皆是”,但是能把握住“轉折點”的人卻少之有少。
命運無常,把握當下。我們完全沒有必要成天擔憂未來,今天你的一舉一動都影響著明天的好壞,只有抓住今天的人,才會變得更加優秀。
名著《平凡的世界》讀后感600字以上(篇5)
讀完《平凡的世界》后,心中涌起了一股熱辣辣的感覺,有時竟忍不住熱淚盈眶,我深深的被他感動了。
看完全書,我認為用四個詞可以概括,艱苦,奮斗,平凡和偉大。而全文又貫穿著愛情、友情和親情的故事。作者為我們講述了一個農民家庭的奮斗過程,從而學習到在努力奮斗的過程中要有一顆平凡的心。
書中有著許多個性鮮明的人物:為人仗義的金波,吃苦耐勞的孫少平,熱情、勇敢的田曉霞, 會說鏈子嘴的田五,為他人著想的孫少安,堅持革命的孫玉亭等等,他們都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其中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孫少平。他是一位對生活有深邃的理解,對理想有著深深追求,他有男子氣概,有巨大的勇氣,對生活敢拼敢搏。從學生時代的“非洲人”到成年后的“攬工漢”、“煤礦工”,他經歷了許多苦難,也帶給了他一身傷疤,可他依舊堅強。
全書的字里行間都充滿了對土地,對家鄉,對親人,對朋友的愛意。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孫少平于田曉霞的愛戀,曉霞帶給了少平豐富多彩的生活,可是一切都出乎意料,曉霞不幸救人而犧牲,少平十分痛苦。所以說,生活就是這樣超乎人的想象。
書中的孫少安也是一個典型的人物形象,他十三歲挑起全家重擔,又是一個有著遠大抱負的人。改革后,他努力種植莊稼,用全家人的儲蓄大膽了建了一個全村人想都不敢想的事——建磚廠,他用自己勤勞的雙手與無數辛勞的汗水為村里的人們建造了一座新的學校。他在建磚廠的過程中經歷了許多坎坷,可他并沒有放棄,并重新建造一個更大的磚廠,他也是我佩服的人。
少平與少安的命運告訴了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命運,但我們要努力的改造自己的命運,不為命運所屈服,打拼出一個平凡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