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初三讀后感600字
苦難的確是一種不幸,它會帶給我們物質上的損失或身體上的傷害,甚至精神上的打擊,但換一角度思考,苦難也是對我們的身體、精神的鍛煉和磨礪。只要我們有信心去面對它,戰勝它,它就會轉變成我們的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苦難確實是一筆財富,它不時地讓我們捫心自問:“在拼搏中追求的,不單單是結果,還有奮斗的歷程?!薄吧囊饬x在于你能創造這過程的美好與精彩,生命的價值在于你能夠鎮靜而又激動地欣賞這過程的美麗與悲壯?!?/p>
我們在感嘆《平凡的世界》苦難的同時,從書中字里行間流淌出濃濃的愛意,對土地、對父老鄉親的那份深厚情意。少安與潤葉的愛情,少平與曉霞的愛情,潤生與紅梅的愛情,少平與金秀的愛情等等,書中使用最頻繁的一個詞語是:親愛的。
親愛的大地,親愛的雙水村,親愛的父親,親愛的朋友……總之,所有人世間的真情都在這里一一展現。也正是這些濃濃的愛,像巨大的力量,支撐著深受苦難的人們自強不息,不斷前行。
在我們周圍,父母千里之外的一個電話、成功時朋友的一聲祝賀、失落時愛人的一句安慰,讓我們把這些愛的片斷品嘗、珍藏,不僅作為美好的回憶,更是作為內心的一份寶藏。這親情、友情、愛情一起織成了一張溫暖人心的愛網,時時刻刻給我們溫情與力量。因為有愛,世界才變得美麗。
《平凡的世界》,永遠珍藏于心中的盛典,她讓我懂得:面對生活的苦難,只要能夠不屈不撓、艱苦奮斗、勇往直前,終能獲得最后的成功。
讓我懂得珍惜和感恩,懂得“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奮斗!只有選定目標并在奮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沒有虛擲,這樣的生活才是充實的,精神也會永遠年輕”。
平凡的世界初三讀后感600字【篇2】
一直以來我偏愛看一些死去的人寫的東西,我覺得這些書或散問或筆記至少經過時間的篩選,到現在都能存在就是一個證據。所以較少看現代的,在一個比較偶然的機會下有幸閱讀了《平凡的世界》后,雖談不上蕩氣回腸,卻令我呆呆地思考了半天。平凡的世界,是的,我們的人生可能很平凡,我們的世界也可能很平凡,不平凡,不簡單的,是人,是我們自己^
路遙用深厚的基礎,描繪了多個人物的性格,不失客觀地書寫了那個時代,和那個時代下各種小人物閃爍的人性光芒,我無心去理會別的,使我震撼的,是孫家兩兄弟,和他們的戀人,農村與城市雙重撞擊下的各種美德。
無疑少安與少平如果在同樣的環境下,讀一樣多年的書,他們的各方面幾乎是驚人的相似的。但是命不由人,少安13歲就開始了當時看來永無止境的苦力活,而少平在大哥的幫助下讀完高中,就是因為讀完高中!他們的人生觀在幾乎相同的時候又幾乎完全不相同!少平追求的是一種理想,他與錢財無關,與前途無關,只是一種美好的夢想,只是不甘心一輩子與土地依伴的心理,這是我的理解,因為我自己正處在這樣的掙扎。路遙寫得如此深刻,寫得如此真實,身為80后,不看<平凡的世界>,實在是一種遺憾。這句話可能有廣告的嫌疑,呵呵。
少安是一種比較老成的性格,這是由于他身為兄長的一種天性。當了老大,血液里總有一種照顧小弟小妹們的情感,我家族的.大伯當年也是如此,少安!就象我父親的義弟,我的叔叔,他們這類人,勤勤懇懇,不怕苦吃,只為了家里的人能過上幸福的生活,至于自己,無所謂。他們可以說是自私的,因為他們只為了家人,親人。他們卻是偉大的,因為他們的精神境界在這個年代已經很難尋找。少安面對愛情時的退縮,膽怯,可以說是理智的選擇,雖說貧富懸殊已不是問題,可是要看你懸殊到如何的境界。我不可以想象潤葉可以象秀蓮一樣下地干火,燒磚,磨滿手老繭,整天灰頭土臉,少安如果與潤葉結婚,幸福的期限不會超過一年。
這本書里的人物形象無數,輝煌的人物性格也是繽紛至極,讓人恨不得一個一個地讀到骨子里去。強烈推薦。特別是少安與少平,或許能讓我們懂得,人,為什么活著。
平凡的世界初三讀后感600字【篇3】
《平凡的世界》是路遙先生創作的一部現實主義小說。書中為我們描繪了一個黃土地的世界,這里生活著一群世世代代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他們在這個荒涼的土地上貢獻了自己的一生。作者在中國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近十年間的廣闊背景上,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在這里,人性的自尊、自信與自強,人生的苦難與拼搏,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紛繁地交織。而書中最引人感動的,是孫氏兄弟不甘為命運所屈服,在沉重的生活中發掘自己被禁錮的價值,自強不息的命運主旋律。
當我們望著苦難的時候,我們心里是否有足夠的勇氣面對,我們是否準備好了,如果天真的塌了下來,我們真的有力量為我們心愛的人扛住嗎?或許我們做不到,我們的日子充滿安逸,我們無法打破命運的枷鎖。貧窮曾讓許多有理想的人們意志消亡,可在逆境中,我們沒有理由去嘲笑人們的自卑與懦弱。相反,我們要學會欣賞。那種渴望戰勝自我,重塑信心所表現出的執著讓我敬畏,因為那也是一種精神。
我們生活的世界是那么的平凡,而所有的堅持又是那么的不平凡。從牙牙學語到開始記事,從少年到青年,我們在成長中思考。我們成長,可以不去成功,因為我們平凡,但我們不會因為平凡而放棄追求,因為追求會讓我們成長。
一個平凡的人會感到被生活的巨浪所淹沒,你會被淹沒嗎?除非你甘心就此沉淪!路遙先生在書中寫道:“生活不能等待別人來安排,要自己去爭取和奮斗。但結果不論是悲是喜,值得慰藉的是,你總不枉在這世上活了一場?!蔽艺J為,人要主動面對生活,用自己的不懈奮斗去把控生活,而不是等待別人來安排自己的人生。只要曾經努力爭取過,無論結果怎么樣,自己都無愧于心。
我們只不過是茫茫宇宙中的一粒塵埃,可世界就是由千千萬萬個我們這樣的平凡人撐起來的。早晨,環衛工人滿懷信心地揮動著掃帚,把原本臟亂不堪的大街收拾得井井有條。正午,送貨小哥頂著猛烈的陽光,把貨物按時送到每家每戶。深夜,當人們熟睡時,人民警察還在為了偵破案件而徹夜奮斗。這些在平凡的崗位上做著平凡的工作的人,又是多么不平凡!
其實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是一個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為他生活的那個世界而奮斗。我堅信,只要我們有著堅定的信念,有著堅忍不拔對抗困難的精神,有著敢于拼搏的熱血,平凡的我們,依然可以創造出不平凡的人生!
平凡的世界初三讀后感600字【篇4】
《平凡的世界》是我讀的最認真的一部小說。書中為我們描述的是一個黃土地上的世界。這里生活著一群世世代代面朝黃土北朝天的普通人,演繹著一幕幕生老病死、悲歡離合、貧窮與富裕、苦難與拼搏、世事變更。讀完這本書后,人的靈魂也許得以凈化,也許還會改變你現在的很多想法,感悟了平凡和苦難,生活的意義。
書中給我印象最深是孫少平對苦難認識,對生活的理解,對精神世界的深刻追求。書中這樣表達"……是的,他是在社會的最底層掙扎,為了幾個錢而受盡折磨;但是他已經不僅僅將此看作是謀生、活命……他現在倒很“熱愛”自己的苦難。通過這一段血火般的洗禮,他相信,自己經歷千辛萬苦而釀造出來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輕而易舉拿來的更有滋味--他自嘲地把自己的這種認識叫做‘關于苦難的學說’……"
每一個平凡的人都有一個不人知的不平凡的世界,每個平靜背后都有激情澎湃。我們成長的路上布滿荊棘,無數次的頭破血流,換來了一次次的成長。成長的越多,心也就變得越麻木不仁,忘卻了最初的理想,忘記了最初的誓言,忘掉了最初懂得的樂趣。走在如今的路上,回首望去,再也沒有回頭路。連那些偷著樂的時光也不能重溫,只有默默懷念。
每個人的成長都必定經歷過流血,不管是身體上還是精神上。就如孩童學習騎車,無數次的跌倒,無數次的痛哭之后才學會騎行。他們經歷過的痛苦有人看到,但他們的樂卻深藏心中,不愿與人分享。正因為苦痛太多,樂來之不易,所以才值得分外珍惜,藏在心里偷著樂。
成長意味著蛻變,意味著經歷。正因為經歷了太多,所以才對風雨司空見慣,見怪不怪。正因為沖過了太多的荊棘,所以才對苦痛麻木不仁。對痛苦麻木是好事,但作為痛苦的反面——樂,卻也被麻木的心給漸漸忽視了。最初我們讀書,很新奇,別人看我們讀書,看到的只有我們嘴角淺露的微笑,卻看不到我們是因書而樂還是因讀書而樂。最初我們讀書開闊眼界,好奇的眼光透過薄薄的幾張泛黃的紙眺望整個世界,心因未知激動欣喜,而現在我們的心比天高,走出了最初的幾張紙,幾具玩具,一間小 屋……所以現在的我們即使讀再多的書,也只會在心里暗道:哦,知道了。再也沒有最初的那種悸動。曾經我們以為是書變了,其實現在看來變的是我們的心。只因我們長大了…
每一個還擁有夢想并在追夢的人們都該再重溫《平凡的世界》,如果生活需要你忍受痛苦,你一定要咬緊牙關堅持下去。痛苦難道會是白受的嗎?它應該使我們驕傲!
無論世界多么擁擠,都要讓自己的心自由的跳動,不改初衷,不忘本心,抓住當前,放眼未來。讓我們在驕傲中成長,在成長中偷著樂。
《平凡的世界初三讀后感600字2
《平凡的世界》,它的內容如它的名字一樣,這是一個平凡的世界。幾十年的時光,在路遙筆下鋪展開來,沒有一點的矯柔造作,沒有一點為了作品而作品的嫌疑。給我們展示了一副普通而又內蘊豐富的生活圖景。一個平凡人的奮斗歷程,一個平凡家庭的奮斗歷程,一個平凡人的成長過程,一個平凡家庭的成長過程。
田曉霞純潔的愛情。一個高干的女兒、一個省報記者居然不離不棄地愛上了一個煤炭工人,這樣的愛情沒有地位的隔閡,沒有權力和金錢的支配,那是跨越了一切界限的兩顆心靈的交匯與吸引,我相信這才是真正的愛情。即使門當戶對、志同道合的記者高朗的求愛也絲毫沒有打動她的芳心。田曉霞應該是作者理想女性的化身。這位陽光朝氣的女孩隨洪水逝去時,就像天邊美麗的星星隕落。她和少平的那個約定還沒有實現,就走了。她是幸福的,因為她在生前還有一段高尚的愛,一場深情酣暢的夢。
昨天又讀了這本書,心里久久不能平靜,我們生活在改革開放以后的日子里,沒有過吃不飽穿不暖的經歷,沒體會過以那些以主人公為代表的那一代人的生活,也從沒想到過那種苦難,但最令我震驚的是他的精神,在種.種生活苦難的壓迫,他是那么地頑強,掙扎在生活中,他沒有什么理想,僅僅是為了吃飽穿暖、幾口窯洞還有他的愛情!!他付出了汗與血,他得到了一定回報。他有能力讓父母住上嶄新的窯洞,但天意弄人,卻給他留下了永遠無法愈合的傷口,他的親愛的走了,悲哀的結局!我們能說什么!沉默吧!
我想,在以金錢的多寡為成功的參照物的今天,很多年輕人不會以孫少平這樣的人為崇拜對象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任何時代都會有真正純粹的愛情,理想主義的頌歌也永遠沒有休止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