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讀后感600字作文
我翻看著這本書的每一位作者的簡介,有各省市作家協會的、有政府機構的官員,也有一些報刊雜志編輯的,還有許多在網絡上有一定名氣和影響力的作家學者……他們的創作經歷,深深地鼓舞了我,在這本書里我倒是最年輕的一個了,感覺自己還是有許多需要向前輩們學習的地方,也需要繼續努力。對于自己而言,從來覺得我只是文學的熱愛者,也許有一天會從事編輯、編劇或作家的行業,但更多的是一種熱愛文學的心情。
我覺得愛文學,可以培養一個人的情操、改善一個人的習性、能夠讓人以一顆明銳的眼光,更深入地去挖掘生活中存在的點滴真理,并且從中得到快樂,我想,這便是讓我愛上它的理由。
首先,這本書第一次印入我眼瞼的是關振海老師的文集,他不僅是中國散文學會、香港世界華文作家聯合會,而且也是一名政府機關工作人員,他還有眾多的獲獎介紹。從他的'作品《大美堯山》、《堯山大峽谷漂流》、《海上垂釣》等眾多風景類散文,可以看出關老師是一個熱愛生活,對于生活中的事物,是觀察的細膩的,品讀他的文字,仿佛讓人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
眼到詩處,我看到的是馨影伊人老師的眾多詩歌作品,她的文風柔和、文雅,刻畫詩句形象、貼切。一首詩,就是用最凝練的語言,來表達最讓人深刻的道理,寫詩歌,說容易也容易,說難也難。
一首詩,能否在最簡短的句子里,把你文章的大意,把你想要寄托的感情表達清楚,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詩歌簡短,是最容易寫完的,比起散文、小說的長篇大論來說,更節省了時間,也許詩歌也適合平時忙碌,又熱愛文學的人了。品讀馨影伊人老師的詩作,更有一種典雅女子在清燈下彈琴、嚼書的風韻。
平時我們在看一份報紙,我們總習慣看頭尾版面,看一本書,我們也會先看下頭尾,再翻翻中間。翻到末尾,我看到了曹云平老師的作品,他也是一名政府機構工作人員,曾今在《牧業導報》、《山西晚報》、《臨汾日報》等省市報紙、雜志發表多篇學術論文、散文和詩歌。從他的詩歌里,能讓讀者看到的是一種現實生活一些憂傷和困苦,很深入的把生活的畫面搬進了文字的這座小屋里,讓人倍感真實。
最后,談談我自己的創作作品,我寫得是我身邊的人,在我的人生中,影響我最深的人。一個是我的家人,尤其是我的爸爸;另一個是引導我走到文學上的一位恩師。一份是親情,一份是師生情。我用自己親身的經歷,講述了爸爸的堅強和努力,只希望告訴所有的孩子,要學會感恩,學會愛那個永遠付出最多,得到最少的人——我們的爸爸和媽媽。也許孩子長大了,有羽翼想要飛翔到更廣闊的天際去,但我們永遠不要忘記他們一顆無私愛你們的心。寫我的老師,也是一種感恩,感恩我們的第二父母,因為有他們文化的熏陶,認真教導每一個學步的孩子,才會有我們成長的明天。愛在身邊,學會感恩,也是一種道德和修養,是人性的一種良善。
觀書有感,我想說,每一個人都是自己人生劇本里的主角,每一個作家,都是這本書的講述者和評說人。作家都是通過觀察、通過親身體會或去感悟而去發現生活里一些未知的事物,或教育或感昭地寫一些身邊的人、事、物。每個人只有愛生活了,生活才能愛你,每個作家只有不偷懶,愛發現、愛尋找、愛記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你才能不斷寫得更好。只有透過物質看本質,才能不斷提高深度和廣度,從而培養更明銳的眼光,更豁達的胸懷。
在這本書書中,還有許多優秀的作者,我就不一一綴述了,拿起了這本書,我就有了此感想,一種想把它寫下來的沖動。
一剪梅讀后感600字作文【篇2】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這是宋代著名女詞人李清照描寫的一首抒發離情別緒的詞,上半闋主要是寫詞人在一天之內所做的事情。所觸之情,所生之情,都寄予了對丈夫的思念和信賴的真摯感情。下半闕主要是丈夫離去之后所抒發的相思和別愁。
李清照這樣婉約的女子,應是出現在戴望舒筆下哀怨又彷徨的雨巷。微涼的空氣,斜掃的細雨給小巷抹上了一絲夢痕。蟬翼般輕盈的羅裳被風吹得微微搖晃。她就這樣安靜地走過雨巷,結著對遠方丈夫的思念,對甜美往事的留戀……于是,她低吟道,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李清照這樣細膩的女子,應該是出現在霧氣朦朧的西子湖畔。凋謝了的落花隨著憂傷的流水流向了遠方。昔日的嬌顏已不復,祭奠的只有泛黃的記憶。她獨倚木制的長廊,凝望著遠方,哀愁的,孤寂的。遠處傳來凄涼的蕭聲,絲絲縷縷,沁入骨髓。一切越發蕭瑟。于是,她低吟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李清照這樣多愁的女子,也應該是出現在長亭送別的楓林中。片片楓葉,殷殷如血。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她蹲下身拾起一片被瑟瑟秋風吹落的葉子?;鸺t的,似她心中無法抹去的相思與無奈。是的,她無奈。無奈,只好黃花伴西風獨酌;無奈,只好獨抱濃愁夜無眠;無奈,只好花容憔悴更凋零。于是,她低吟道,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念完這首詞后,閉上眼,我也陷入了對遠方親人的思念之中。我已經遠離父母,獨自生活了17年了,也整整7年沒有和父母一同過春節了,每當除夕之夜,鞭炮響起的時候,我都會站在窗前,遙望遠方,想像遠在家鄉的父母是否和我一樣也正思念著他們的女兒。此時,我所能做的唯有給爸爸、媽媽打上一個電話,用聲音傳遞我的想念。我怕丈夫、孩子看到我流下的眼淚,給他們原本快樂的節日抹上一絲傷感,便躲到角落里以最快的.速度說完祝福的話,就匆匆掛上電話,我不希望母親聽到我哽咽的聲音,更不希望勾起家人更多的淚水。我多么羨慕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孩子呀!有父母的疼愛、關心;我多么羨慕和孩子生活在一起的父母呀!有子女的體貼、撒嬌。而我,只能做一個旁觀者,去欣賞別人那份濃濃的親情。
一剪梅讀后感600字作文【篇3】
李清照風韻脫俗的東方女性美。具有張揚的個性、心系國家的憂慮之情。無不能感染著當代思想和感情跳躍浮動的我們。
宋朝女詞人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出生在“家家泉水,戶戶垂揚”的齊魯文化發源地名城濟南,文化氣氛相當濃厚。父親——李格非是思想開明的名士。母親——王拱辰的孫女,善于作文,有很高的文學素養。
她具有高超的駕馭語言的能力。她運用淺淡自然的語言創造出清新自然、音韻流轉、聲調和諧的千古名篇,正是“淡語皆有味,淺語皆有致”。坦率的胸懷,不羈的思想性格使她敢于直言不諱,無所顧忌地寫出一些封建社會婦女不敢啟齒的率真詞章。作為女性,愛情追求是李清照藝術創作的直接動力。她在詞中通過愛情這一主題執著地描繪一種獨立的人格。
我國古代詩史上杰出的詩人很多,而女詩人卻屈指可數。她之所以成為以為成就突出的女詞人,無視封建傳統禮教便是其中重要原因。作為一名杰出的女詞人,她沒有把自己完全封閉在閨房之內,而是走向大自然,去感受大自然的美,玩賞風景,飲酒惜花,逞露才華,寫詩作詞。像男子一樣抒發對美好事物的追求。例如:《如夢令》以優美的韻調,寫她青少年時代的生活和思想,顯示青睿的活力,揭示她熱愛生活、珍惜青春的內心世界,表現出爽朗的性格。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她的《念奴嬌》一詞中,應運而生的日??谡Z就很多:“種種惱人天氣”、“不許愁人不起”她正是善以典故,代字傳情達意,高雅而含蓄。而且她善于運用通俗的語言,能以俗為雅,鋪成極其工巧細膩的畫面。委婉深細而又意境高遠。讀來明白如話,看似尋常其實頗具功力。還以女性特有的細膩,敏感來捕捉心中的感受。傾入筆端,形成自己獨特的語言風格,在文學史上散發著不朽光彩。
在《一剪梅》中寫她的相思之情:“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如果不是對愛情大膽熱烈的追求,怎會寫出如此“頗盡離別之意”的詞來呢?在她的詞中,有的是對丈夫真摯、專一的愛情,絕無封建文人那種矯揉造作的情調。
讓我感受到一代女詞人因國破、家亡而帶來的生活變遷、層層煩惱。透過字里行間,看到的是一個封建社會的弱女子追求幸福、追求愛情的過程,從中也見證了歷史車輪的印轍。李清照的一生打上了那個時代特有的烙印。盡管其家世顯赫、身份特殊,但也避免不了那個時代女性的悲劇。
一剪梅讀后感600字作文【篇4】
花,自在地飄零;水,自在地漂流。一種離別的相思,你與我,牽動起兩處的閑愁……
已近初秋,紅藕依舊飄著殘香,但卻已人去席涼。自夫趙明誠求學去時,便注定了她孤苦的一生。回想起往日與趙明誠的點點滴滴,一愁更疊一愁。
獨自一人,輕輕地解開羅裳,換上便裝,便上了小船。輕輕地,輕輕地,不忍驚動他人,連侍女也未跟從。孤獨地劃著小舟。曾經的舉動驚起了一灘的鷗鷺,而如今,再華麗的辭藻,也難解她心中的愁思。
那就抬起頭望望天空吧!一朵一朵的白云在空中悠閑地飄著。多么像雪白的紙啊!若此時,遠在他鄉的丈夫能寄一封書信,那該多好啊!可這畢竟只是夢吧!大雁成群結隊歸來之時,她或許也只能在樓上觀望那輪充滿相思的月亮。
風又飄飄,雨又蕭蕭。風打落枝頭的花,隨著水獨自漂向遠方。同是一種相思,卻牽動著這頭的她和那頭她的丈夫。是這個世界太大了吧!否則,他們怎會如此地難以相見?是這個世界太小了吧!否則,他們又怎會只一輪明月便牽起兩處的相思?
這種相思的情懷叫她怎么能消除?唯有想念……
小舟依舊緩緩地往前劃,孤獨的心境,只身的人影,逐漸感到緊皺的眉頭稍稍舒展。是不再想念,還是別有他思?都不是。而是這一分相思下了眉頭,卻又涌上了心頭。
下弦月,星滿天,像誰淚連連;一陣風,一首歌,搖晃思念。
寫到這兒,不禁思緒萬千。
不能不說,李清照是幸運的,她找到了知己,但是命運給了她多少,也必將拿走多少。這樣的快樂并未持續多久。一個人,偶爾看到寂寞也再所難免。
有時我會想,如果當時各地教育都很好,趙明誠也就不需要到外地求學;如果當時交通發達,即使需要到外地求學,李清照和趙明誠也可以時常相見;如果當時國家安定,人民生活安居樂業,李清照和趙明誠也就不會在戰亂中丟失那么多古玩,以至最后走散;如果當時……
太多太多的如果,但那畢竟也只是幻想。生活在當代的我們,有這么好的環境來學習,我們難道不應該珍惜嗎?這一切都應當歸功于祖國的發展,不是嗎?正是因為我們偉大的祖國蒸蒸日上,才會使我們的日子越來越幸福。當今祖國科技的發展,使得即使是身在異國他鄉的人們也能夠天天相見。
今年是我們偉大的祖國六十歲的生日,作為祖國未來的花朵,我們應該怎樣來報答祖國今日的發展?是的,今天我以祖國為榮,明天祖國以我為榮!
我想此時的李清照和趙明誠應該已在天國相見了吧!他們一定也已經欣喜地看到了祖國的變化,祖國的富強!
一剪梅讀后感600字作文【篇5】
李清照的《一剪梅》里有花自飄零水自流這句話,整首詞是:
紅藕香殘玉簟(dian)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花自飄零水自流,淡淡青絲自言愁,春暖秋霜憐人袖,滿月半弦月如鉤就不知道了. 整文是 :花自飄零水自流,淡淡青絲自言愁,春暖秋霜憐人袖,滿月半弦月如鉤----題記
流浪茫茫塵世中,多了一分喧鬧,少了一分寧靜,淡泊了心中那抹絢麗,黯然了。灰蒙蒙的天,再也描繪不出任何色彩,春時已過,夢里多愁。心緒,總在眉頭輕蹙,纏繞著百年不醒的夢。前世今生,難以言恨,難以言傷。滴落一世的淚,斷痕不斷傷,留不住的永恒,放不下的憂傷。永遠到底有多遠,現實,真的很善變。
花飛花落,殘夢易破,望不穿秋水,隔不斷思念,生生死死,不過紅塵一瞬。塵土相依,風起云揚,終躲不開塵歸塵,土歸土,三世情緣,也逃不離背叛。風吹云散,灑落一地的雨,是一世清淚,無聲的滴落,隨夢遠逝。飄到尋也尋不到的方向。
寒風乍起,涼透了心中僅存的那絲溫暖,昨日憂,今日愁。滑落了唇邊濕濕的冰淚,記憶開始了殘酷的折磨。躲在窗內看月光,仰望白色寒光,似一道利劍把心刺穿。月亮失去了一半,也失去了往日的溫和,變得無情了。
一場云夢一場空,一絲花落紅塵中,終是夢,終成空,沒有永遠的永遠,只有從前的從前,彈指紅顏,易逝易遠,輕撫一曲心弦音,淡遠往日清影舊夢情。誰也終不是誰的永遠,誰也終不是誰的依戀,花自飄零,飄遠輕輕愁,零落淡淡憂。水自流,流走往日情,流走昨日傷。
生生死死,緣聚緣散,只不過紅塵夢一場,來世一碗孟婆湯,奈河橋上莫回頭,今生無怨,來世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