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3000字讀書筆記
《雷雨》講述了周、魯兩個家庭,八個任務,前后三十年的糾葛。三十年前,當時還是周家少爺?shù)臉銏@,愛上了自家丫鬟侍萍,然而為了功名,為了娶那位有錢有門第的小姐,他拋棄了剛生下第二個孩子才三天的侍萍,狠心讓她冒著大雪出去,離開周家的門。
侍萍原準備帶著小兒子輕生,不料被一個好心人救活了,她把這一切的苦難都歸結(jié)于命,雖然對周樸園心存怨恨,卻從未找過他,三十年來艱苦地父親來到周家做工,終究還是讓侍萍與這個她又愛又恨的人重逢,而此時的侍萍,容貌有了大變,周樸園自然不會認得她。當周樸園向“陌生”的作為下人的她打聽侍萍的消息的時候,當周樸園說著“我問過許多那個時候到過無錫的人,我想打聽打聽”的時候,我想侍萍的心一定是被融化了的,她已快要忘記仇恨,以至于她一直沒有透露自己的身份——為的是試探周樸園。但當夢與現(xiàn)實碰撞的時候,當利益與情感交織的時候,結(jié)果總是殘忍的。此時的她才有了清醒的認識:周樸園固然是懷念她的,那也只有在她是個死人的時候。
蘩漪、周萍、四鳳、周沖,他們都是因為這場悲劇牽扯進來的人,他們有各自愛的人,卻注定不能在一起。周樸園是偽善、冷酷的,在他的身上充分體現(xiàn)了那個封建年代資產(chǎn)階級丑惡的一面。
如今,屬于那個年代已經(jīng)離我們很久遠了,像侍萍那樣隱忍、一味把自己的命運歸結(jié)于不公平的命的人也不會再有了,但它就像一面鏡子,把人性的復雜呈現(xiàn)給我們會靠,同時也警示著后人,不能重演過去的悲劇。
就像侍萍說的,著就像一場夢,夢碎了,生活仍在繼續(xù)。
雷雨3000字讀書筆記篇2
貫穿了整部《雷雨》的脈絡一詞其實幾乎就是:“ 死亡”。從序幕中兩位尼姑談論的鬼神論,再到周萍和周蘩漪各自為了愛而萌生出的懺悔和執(zhí)著,最終直指那些為愛徇情的無知青年,每一個布景和情節(jié)都彌漫著對死亡的輕聲嘆息。
周萍的死倒并不算意外,或者說是我完全料想之中“該死”的角色,這個男人的一生應該算是極其卑微潦倒的了,他總是在是非之中搖擺,不能忘卻前世與繼母的失足情網(wǎng),也不能割舍后世對魯四鳳的愛戀糾纏,他活得過于矯情,淡薄了尊嚴,丟棄了理想,湮滅了自由,結(jié)余的那些生命就只獨守著一個“情”字不了而已。我以為,愛他就好比施舍同情,但是在于他的評價我只能說懦弱得幾近使人唾棄。
曹禺曾經(jīng)在《雷雨》的序言中評價過他自己筆下的人物,但得到其大加贊賞的卻只有兩個人,其中一個便是同樣慘遭不幸的二少爺周沖。相比而言,我到認為周沖是個極具悲情色彩的人物。他先是對四鳳的求愛失敗;又在爭執(zhí)中委命于父親的呵斥,認識到獨權(quán)的威嚴終究是不可動搖的;之后他又抱著近似菩薩的善心去探望困頓中的四鳳,卻被魯大海視為不速之客辱罵出門;結(jié)尾他又被周繁漪無情地拉出來,眼見了殘酷的事實,最終被親生母親手丟棄在暴風雷雨之中。一件件打碎他夢想的事情接踵而來,現(xiàn)實生活留給他的只有悲痛——剩下的是一種掉到黑洞中不可重生的絕望。周沖是無辜的,他只是一個被社會矛盾、家庭仇恨無故吞噬了的受害者,一個在夢想與現(xiàn)實中游離屈尊的年輕人。他最終還是死在自己夢開始的地方,令人悲憐不忍,心痛不已。
在這里我唯一想說的一個還活著的人就是整部《雷雨》的靈魂——周蘩漪。她是曹禺老先生最喜歡的一個人物,也是他認為最“雷雨的”角色。在我看來,周蘩漪并不是什么討巧的角色,但她的行為和心理狀態(tài)到不失是半邊天空的一個鮮明代表——為了愛情而活,卻又被愛摧殘了身心,絕望了人世。我能夠給予她的更多的是同情,更或者說是仁愛。周蘩漪是鮮活的、真實的,她生命的一半已經(jīng)沉淪,但是在感情崩潰的邊緣卻忽地懼怕起了死亡,露出對現(xiàn)實的無盡渴望和激情,于是她本能地抓牢身邊最后的一棵救命草,不顧一切地瘋狂地向上攀爬,但卻不料,她所有的希望最終還是土崩瓦解在一個懦弱卑微的男人手里。然而更可悲的是,周蘩漪最終沒有獲得死亡超脫的權(quán)利,她將終生帶著遺恨和罪責感孤守在愛人和兒子的墓冢前,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雷雨》里這幾個在死亡邊緣徘徊的角色,其實都有著對生命的無限渴望和追求,只是他們在命運的沖突里偏離了原有的軌道,最終,淚水和痛苦是免不了交織相濡的。但是,關(guān)于那些愛與恨的矛盾糾纏,也許會因為這些死亡而被我們釋然吧。
若想了解更多,請觀看《雷雨》。
雷雨3000字讀書筆記篇3
年僅23歲,清華大學的學生曹禺揮筆寫下驚世之作——《雷雨》,同時造就了中國話劇史上的一個輝煌的里程碑。
我重讀《雷雨》,依舊對他二人頗有感觸。他二人便是曹禺最先構(gòu)思出的角色,周蘩漪和周沖。
周蘩漪。她瘋了,不斷地有人說她瘋了,周樸園,周萍,讀者,最后她真的瘋了。作為妻子,她背著丈夫偷人;作為繼母,她與兒子通奸。她辛辣,她尖銳,她魅惑,她也勇敢。她無視那些所謂的“金科玉律”,沖破道德的枷鎖,違背人倫。是誰迫她如此這般?是那死氣沉沉的周家老宅?是那蠻橫專制的周樸園?是年輕男人的氣息與誘人的愛情?或許,她只不過是生錯了年代。
曹禺與那位寫下“紅樓巨作”的曹老先生有些許相似,有一個無望的家。終日彌散著鴉片的煙霧的家;有一個廢人般的哥哥的家。史太公不受宮刑之辱,或許就沒有那“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我想或許也就是這樣一個家造就了一個五四青年,一個戲劇大師,一個叫蘩漪的女人,一部《雷雨》。
社會對女性的性愛壓抑,專制男人對女人的統(tǒng)制,資本家對勞動者的剝削……這個年代造成了一個雷雨式的人物的爆發(fā),其中就有一個女人叫周蘩漪,其中就有一個男人叫曹禺。
蘩漪的兒子周沖不知為何沒有她那動人心神的魔性,他或許是劇中最脫離“雷雨式”的人物。他不像蘩漪,他只是個孩子,有點傻氣的孩子。我曾經(jīng)也大概地看過人藝的話劇《雷雨》。從那時到現(xiàn)在,我一直都驚嘆于曹禺大師對戲劇的掌握。他巧妙地將一個大家庭幾十年的恩怨情愁濃縮到一天來表現(xiàn),濃縮到四幕,兩個場景來表現(xiàn)。集中的地點和時間所表現(xiàn)的東西卻并不單薄,有畸形的愛,突破束縛的勇氣,人情的淡漠,世事的堅信和宿命的痛苦。圍繞著八個人物,我看到的是整個社會。同時,我也生動地看到戲劇這種文學題材的特點。這部劇作為一個經(jīng)典,的確是值得每一個文學愛好者閱讀的。
我看到了一個罪惡的社會,一個危機四伏的黑暗的社會。但是這也更多的是對世界的一種感覺,不僅僅存在于某個歷史某個時期,這也正是我在這個時代去讀的時候,還心存理解而不是同情的原因。他表現(xiàn)的那個家庭,那個社會給我一種無路可逃的感覺。周萍、四鳳、周沖,還有蘩漪似乎一直都處于一種想要逃離這一切的狀態(tài)里,他們想要離開,想要擺脫,想要征服。但是他們的痛苦卻始終沒有出路,反反復復地掙扎,甚至死成為了唯一的解脫。是的,那個社會,那樣的生活沒有給他們自由,所有的希望像渺茫的迷霧般不能真實地抵達。探索真理的路上他們已經(jīng)不能忍受,我想這也正是一種無奈的美。曹禺在1977年為自己作品集寫后記的時候說:“今天看來,必然有很多缺點和謬誤”,然后他談到?jīng)]有寫一個無產(chǎn)階級人物,沒有指出革命的方向都是缺憾。我卻不敢茍同,必定有些痛苦會跨越時代,跨越階級。
雷雨3000字讀書筆記篇4
三十年的漫漫時光,三十年的愛恨糾葛,三十年的淚與鮮血鑄就了一場悲天慟地的雷雨。這雷雨下沖刷的,是中國封建舊社會吃人的禮教傳統(tǒng),是劇中人痛苦與矛盾交織的情情仇仇,是命運之神獰笑的薄薄嘴角……一場雷雨,一場夢。夢醒之后,一切成空。
悲劇的初始,往往是一個并不動人的錯誤。富家少爺在空虛無聊的生活中與家中女仆墜入愛河,這樣的故事在那時的時代背景下不算少見。理所當然,富家長輩憤然反對二人"懸殊"的交往,在大年三十的夜晚生生將懷抱嬰兒的女仆趕走,還"用心良苦"的強要了他們的第一個兒子,悲劇的初形在這里開始醞釀而出。
周樸園,作為劇中中心矛盾的焦點,無疑是情感沖突最激烈之存在。年輕時愛上侍萍的周樸園,或許還能說是仍有一絲純凈殘留。可自那個年三十之夜,他聽任家中長輩將梅侍萍趕走,隨后娶了門當戶對的闊小姐時起,他的心靈已徹徹底底成了利益至上的最佳寫照。在三十年后,他重又認出侍萍的那一刻,他所表露出來的情感,不是久別重逢的喜悅,而是徹頭徹尾的猜忌,懷疑與恐懼。他想到的,是侍萍是到來也許會對他的地位,利益所造成的威脅,是真相揭穿后自己將面臨的尷尬處境,而不是對侍萍悲慘遭遇的同情和憐愛。他口口聲聲的說他一直留著她喜歡的家具,說他保留她的習慣,珍視那繡了梅花的舊襯衣,可說到底,這些都不是因為愛,都是因為要彰顯他那早就不存在的良心,告示天下的人——"看!我是個有情有義的君子!"其實哪里有什么情呢即使曾經(jīng)有過,那也在三十年的時光中消失殆盡,他如今的一切的一切——包括給侍萍五千大洋,承諾包管她的生活開支,要她們永遠不再踏入周家的大門——全都,全都,是為了他自己。對他而言,愛情早已是漫長生命中的一點佐料,可有可無,如夢一般不切實際。這個資本家的代表,早已在商界的"熏陶"下血肉模糊,面目全非,不成人形。
至于魯侍萍,悲劇的核心承受者,她的命運無疑是坎坷苦難的,但何嘗又不是可悲的。回想三十年前的那場愛情,她也是錯誤締造者之一。可女人啊女人,你為何糾纏一場無疾而終的情愛三十年,三十年以后還仍拘泥于自己所受的委屈與災難愛也好,恨也好,難道最終受傷的不是自己么既然如此為何又苦苦沉溺,深陷其間你將這一生的苦難歸于命運,歸于看不見莫不著的生命之線,念叨著如何苦如何凄慘,緊緊抓住那血紅色的恨意,執(zhí)拗的不愿放手。難道這就是你生命價值的所在么堂堂正正的對峙,隨后瀟瀟灑灑的揚頭離去,總比自行降自己于他人身下要舒暢,不是么。
這不僅僅是一個故事。這是一個時代所鑄造的暴風驟雨。風雨之下,世間一切罪惡丑陋原形畢露,無處藏身。沒有什么愛能穿越這無限悠長的時間,沒有什么事能真正達到永恒。人生如夢,夢里淚雨滂沱。夢醒之后,自己的人生還是要自己勇敢的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