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窗邊的小豆豆感悟50字
在寫讀后感時可以引用原文中的一些語句或者段落,這樣可以更好地證明自己的觀點和感受。優秀的讀窗邊的小豆豆感悟50字是怎么寫的?小編給大家整理了讀窗邊的小豆豆感悟50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窗邊的小豆豆感悟50字篇1
那個窗邊的孩子,她叫小豆豆。
天真無邪的孩子,會和燕子交朋友,喜歡桌子的開開關關的聲音,想要成為一名宣傳藝人為大家帶來快樂。可是,這樣的孩子卻被退學了。親愛的媽媽并沒有因此而責備小豆豆,她給了小豆豆最寬容的母愛,這是小豆豆一輩子銘記的幸福。
小豆豆退學了,這卻是她新的人生的開始,因為她幸運地來到了一所與眾不同的學校,遇到了以為非常熱愛孩子的校長先生。她走進了“巴學園”,一個有很多大樹和電車教室的學校;她的身上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她不僅學會了遵守紀律而且學會了關心他人、為他人著想。因為小林先生認為:“無論哪個孩子,當他出生的時候,都具有著優良的品質。他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受很多影響,有來自周圍的環境,也有來自成人的影響,這些優良的品質可能會受到損害。所以我們要盡早期發現這些‘優良的品質’并精心呵護,把孩子們培養成富有個性的人。”熱愛大自然的小林先生,他希望孩子們盡可能地保持自然的性格,在韻律的學習中保持最純真的本性。他能靜靜地傾聽“小豆豆”四個小時的說話,一年級的小豆豆從來沒有想過會有一個人,能夠這么長時間地聽自己講話,而且一點也沒有表現出厭煩,就是這四個小時,給了小豆豆最初的夢想;小林先生還能從孩子的角度出發設計運動會的比賽項目,來激發一個殘疾孩子的自信;如果小時候,我的老師也會從“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教育孩子們不要偏食,或許我就不怕^^了。正是這樣的教育理念,讓原本淘氣的孩子們懂得了更多,逐漸地發生了變化。
當前的教育現狀顯然沒有達到書中所描寫的那種境界,教師體罰學生、學生自殺事件時有發生。可幸運的是那種呆板、公式般的教學,正逐漸在向人性化、自然化的趨勢發展。怎樣才能走進學生的內心深處,不斷地發現他們特有的品質,給他們充分的空間去探索、觀察、創造,把大自然給孩子們當成天然的“教室”?這是教師的使命與責任,任重而道遠。
我愿成為小林先生那樣的人,尊重每一個孩子,用愛心與信任給我們身邊的“小豆豆”們貼上永遠撕不掉的好孩子的標簽!
讀窗邊的小豆豆感悟50字篇2
記得在很多年之前的一個夏日午后,我一個人在書店閑逛時,無意中看到一本有很多知名作家推薦的書《窗邊的小豆豆》,在隨意翻了幾頁后,便馬上被書里的內容所吸引,于是馬上買回家細細品讀。只是時至今日,對這本書所講述的內容已漸漸模糊,但記住了當年閱讀的溫馨和感動。
暑假里,縣德育教研員王曉文老師布置了一個作業,讀一本好書并寫下讀后感。于是,我在積了厚厚一層灰塵的書架上又一次看到了這本書。如今重讀這本書,更加感受到一份童真和不帶世俗的純凈。在將近半個月的閱讀中,我被書中講述的發生在“巴學園”里的故事所深深吸引,感慨萬千。在現實的教育世界里,小豆豆的頑皮和淘氣一直是我們的教育想要“糾正”的問題,但在“巴學園”中,卻像一股清新的空氣一樣撲面而來。這對身為教師的我來說,更多了一些對當今教育的思索。
對于因淘氣被學校退學的小豆豆來說,能來到“巴學園”,遇見寬容、有耐心的小林校長,無疑是她人生的一大幸運。剛一入學,她就面對校長說了四個小時的話,讓我們看到了校長是何等的耐心。而小豆豆的那些天馬行空的想法,都得到了校長極度的寬容。尤其是當小豆豆把糞坑里的東西全撈出來堆成一座小山時,校長也只是說“弄完之后要放回去喔!”沒有驚訝、沒有呵斥、沒有嫌棄。正是這樣的耐心和寬容,使“壞孩子”小豆豆在自由、開放的“巴學園”里不斷學習,不斷探索,奠定了她后來一生的基礎。而反觀我們自身,面對職業高中的學生特有的“調皮”與“不聽話”,似乎太急于求成了,太希望他們能像自己所期望的那樣,從而使我們的教育少了一份耐心和寬容。而那種高高在上的說教式教育不但幫不了我們的學生,反而會使他們內心感受到的和他被強加的產生矛盾,這樣的教育是如此的
乏味而單調。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該更多的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努力走進學生的內心深處,去“同感”。面對那些貼有“壞孩子”標簽的學生,我們要懷著一顆理解和寬容的心,努力尋找他們身上特有的品質,把他們培養成富有個性、具有良好品質的人。其實,學生成長的過程,也是人與人之間相互理解和尊重的過程。這個旅程對于每一個人都很重要,對我們現在的教育顯得更為重要。作為教育者,面對現實的教育環境我們可能無力去改變,但是我們能做的是以學生需要的方式來愛他們、理解他們,成為他們人生的引導者。
有人說,我們的教育除了了冰冷的分數外,一無所有。
讀窗邊的小豆豆感悟50字篇3
這是黑柳徹子的一本書。我只認為這是黑柳徹子寫的一本書,因為不需要太多虛名。看了這本書,大致是描述了“巴學園”這么一個奇妙的學校和一位獨特的老師——小林宗作先生。還有一個被退過學的孩子小豆豆。
看完這本書,第一覺得小豆豆她很幸運的,遇到了小林老師這樣的一個好老師。記得最深刻的是他說的一句話:“無論哪個孩子,在他出世的時候,都具有著優良的品質。在他成長的過程中,會受到很多影響,有來自周圍的環境的,也有來自成年人的影響,這些優良的品質可能會受到損害。所以我們要早早的發現這些‘優良的品質’,并讓他們得以發揚光大,把孩子們培養成富有個性的人。”當時為小豆豆慶幸,但也暗自扼腕嘆息。
小豆豆在上廁所的時候把錢包掉到了糞坑里,她準備打撈她的錢包。小林老師對此的看法是贊同,并要求小豆豆把臟東西弄干凈。他讓患有小兒麻痹癥的泰明不再受他人的難堪;他鼓勵高橋參加運動會,這使得本是侏儒的高橋成為了體育明星,還在以后的日子里有了自信。他們在小林老師的鼓勵和褒獎下獲得了成功。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中國式教育,這就是我嘆息的理由。如果所有人都像小豆豆一樣遇到像小林老師這樣出色的老師,那么多的天才還會埋沒嗎?不得不說小林老師是一位優秀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方式很獨特是我們能接受的,但也正是很多時候我們所缺少的。小林老師在原有的教育基礎上增加了我們所感興趣的,他可以和孩子們進行心靈上的交流。只有他可以和小豆豆進行幾個多小時的溝通,也許正是那個時候小豆豆感受到了不同于其他學校和老師的新奇的一切。
同樣的教育制度為什么我們不可以教出更好的學生?這也在我們心里埋下了一顆炸彈,一個關于教育方式的改變的隱患。在我們的教育里,全面化雖然重要,但是全面發展不也代表了大概率的平庸?技多不壓身固然是好,但是也需要考慮人心不足蛇吞象啊!
《窗邊的小豆豆》看似是一本普通的書,但它的背后更值得我們加以深思!也許也是在呼吁我們對教育的制度的改革,從側面反映好的教育對更多人的影響。
讀窗邊的小豆豆感悟50字篇4
最近爸爸給我推薦了一本書,名叫《窗邊的小豆豆》,聽說是日本第一暢銷書,所以我就迫不及待地把它完完全全地讀了下來,讀完后,它立刻成為了我最喜歡的書之一。下面就讓我給大家講一講我讀完后的感覺吧!
《窗邊的小豆豆》主要講述了作者上小學時的一段真實的故事。作者因淘氣被原來的學校退學后來到了巴學園,在校長小林先生的愛護和指導下,普通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漸漸變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塑造了她人生的基礎。
剛剛開始讀時,我十分奇怪,為什么她原來在上課時不厭其煩的打開課桌蓋,問小燕子在干什么,課間請街上的宣傳員演奏音樂等等,為什么小豆豆來到巴學園后,變成了一個聰明、大膽、惹人喜愛的女孩了呢?我越多越明白,原來是因為巴學園與別的學校不同呀!巴學園什么都與普通的小學不一樣。比如教室是電車,校門是兩棵樹,每天帶的盒飯里要有“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
更有趣的就是巴學園的教學方式,一般的學校都按照每個時間段按部就班、有序地上課,第一節是語文,就上語文;是數學,就上數學。可巴學園卻截然不同:老師會在第一節課的時候,把當天要講的內容和每門課的重點都寫在黑板上,然后說:“開始上課,從你喜歡的那門課開始吧。”學生們會從自己喜歡的那門課開始學習,先學語文可以;先看數學也行;喜歡作文的在寫作文;愛好英語的在讀短文;擅長美術的在畫畫。這樣,老師就可以了解學生的愛好和個性。對老師來說,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基礎因材施教,才是最有效的教學方法了。巴學園的課大都是自習,學生遇到不懂的問題,可以請教老師,老師會不厭其煩地講解。這樣學習,學生們不會出現心不在焉、上課走神的情況,鍛煉了學生的好的能力,好希望我們也能如此學習!
巴學園一直都是孩子們向往的地方,如果它沒有被炸毀的話,我一定想辦法到那里學習。
讀窗邊的小豆豆感悟50字篇5
看《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我真的是一氣呵成,這本書時而給我溫暖的感覺,時而給我悲傷的感覺。
這本書講述一個因淘氣而在一年級就被退學的孩子——小豆豆。媽媽沒辦法,只能把小豆豆轉向別的學校。之后,小豆豆就來到了一個與眾不同的學校——巴學園。巴學園這個學校很奇怪,教室是用電車做的,教學方式更是別具一格,可以從自己喜歡的學科開始上課,如果在上午就把所有的任務都完成時,還可以悠然自得地去散步。還有更為獨特的一處,那就是午飯時吃“山的味道,海的味道”,所謂的“山的味道”就是生長在山上的東西,比如說:蔬菜啦……“海的味道”當然就是生長在海里的啦,比如說:魚啦、蝦啦……學校還會經常會舉行一些活動,比如:“野炊”、“試膽量”、“游泳”……每天都會發生一些故事。小豆豆在巴學園里與老師同學在一起,快樂的學習和交往,并度過了一個自信無憂無慮的童年。
小林先生是巴學園的校長,并不認為孩子們的天真幻想是胡鬧。當小豆豆第一次轉到巴學園的時候,小林先生一個人聽著小豆豆一個人講了幾個小時的話,這也是小豆豆第一次在別人面前講這么多話。這樣一來,小豆豆一下子就喜歡上這個聽她講話的老師。小林校長對小豆豆常說的一句話是:“你真是一個好孩子!”小豆豆聽了這話之后,很高興,默默地努力著。正是因為這樣,小豆豆充滿了自信。這句話一直鼓勵著小豆豆,支持著小豆豆。如果小林校長不說這句話,小豆豆永遠認為自已是一個壞孩子,永遠被自卑心圍繞著。小林校長那堅持不懈的耐心和對學生真摯的關愛讓我感動了,巴學園這個學校給人以溫暖的感覺,這個地方擁有無窮無盡的快樂。
書里講述的都是真實存在的故事,并且真的有這么一所令人神往的兒童天堂。創造學習的人想讓孩子覺得學習是一種享受與快樂。回過頭來看看我們自己:我們現在的孩子,大多在獨生子女,家長的&39;期望都在我們的身上,所以我們從小就開始壓抑,讀書成為一種包袱,從小就背負著,并且一點一點在增重,讓我們感到疲勞,孤獨。很多老師家長都會認真嚴謹地教育我們是為自己的未來而讀書的,若是讓這些孩子從一開始就知道是為自己而讀的豈不是省了很多力氣。
看完書后,我想如果真的有這么一座巴學園,倒真想親自去看看,觀看露營,火車,茶話會,運動會,以及孩子們天真臆想的時候小林先生是怎么幫他們實現愿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