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堂吉訶德有感700字
讀后感是指讀者在接觸某篇文章或書籍后,從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中,寫下的對文章或書籍的總結和評價。優秀的讀堂吉訶德有感700字要怎么寫?下面給大家整理讀堂吉訶德有感700字,希望對大家能有幫助。
讀堂吉訶德有感700字篇1
《堂吉訶德》是文學歷史上不朽的杰作。它諷刺了西班牙封建社會中的生活史詩,不過是把諷刺隱藏在故事里,隱藏在輕松幽默的字里行間和精心刻畫的形象中,把極不相稱的東西巧妙結合而達到委婉取笑的目的。
故事描寫鄉紳因迷戀騎士小說,改名為堂吉訶德,并說服鄰居桑丘潘沙作為侍從,立志去“冒大險,成大業,立奇功,”頭一次出師不利,被打得“像干尸”一樣讓驢馱了回來。第二次卻干出許多荒.唐事來:他與風車作戰,是因為他把風車當成危害人類的巨人;他解放苦役犯,因為在他看 來,“人是天生的自由的,把自由的人當奴隸未免太殘酷”......堂吉訶德一系列夸張怪誕的行為都包含著他對封建專制暴政的反抗,包含著他對自由的向往和對被奴役人們的同情。第三次出游,堂吉訶德迫不及待地要實現他的社會理想。最后,堂吉訶德敗在“白月騎士”手下,從此收兵,臥床不起。臨終之際恍然大悟,痛斥騎士小說。
塞萬提斯筆下的堂吉訶德不僅僅是一個引人發笑的滑稽人物,在他身上既有喜劇性又有悲劇性,作者的諷刺性描寫處處閃耀著人文主義理想的光輝。
堂吉訶德身穿破舊的古代騎士裝,腦子里卻有著人文主義的嶄新思想;手中提的是中世紀的長矛,進攻的卻是槍炮盛行的資本主義時代;他清醒時是一個見識高明的智者,糊涂時卻是一個亂打亂撞的瘋子。他的古怪更襯出他性格的鮮明。
作者大膽把一些對立的藝術形式交替使用,既描寫平凡的生活瑣事,也敘述奇異的想象;既有樸實無華的真實生活,也有滑稽夸張的虛構情節;既有發人深思的悲劇因素,也有引人發笑的喜劇成分。巧妙地將英雄與丑角,智者與瘋子,悲劇與喜劇結合起來。
《堂吉訶德》給我們講述了一個可嘆而又可敬的騎士,一段可悲而又可喜的人生!
讀堂吉訶德有感700字篇2
《堂吉訶德》主人公堂吉訶德因沉迷于騎士小說,決定外出歷險,做一名行俠仗義的騎士。
他找來同村的農民桑丘·潘沙作他的侍從,把鄰村的一位農家女兒杜爾希尼亞作為他的意中人。他三次外出歷險,作了許多可笑之事。最后他被化裝成白月騎士的朋友打敗,放棄行俠游歷,回家不久后病倒。臨死前,他醒悟到自己迷信騎士小說之過。盡管堂吉訶德做的事都是荒唐可笑的,但他的出發點卻是好的鋤強扶弱、行俠仗義、為天下百姓打抱不平,干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以名垂史冊,贏得美人心但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這些終究是理想中的騎士生活,時代變了,騎士制度早已成為歷史,他自然當不成騎士了,于是他只得以幻覺來實現當騎士的向往,干出許多愚蠢、荒唐甚至瘋狂的事:他把風車當作惡魔的腦袋,毫不顧及自己的安危沖上去與之大戰一場。
結果,給別人造成損失,自己也吃了苦頭。我們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堂吉訶德”,不問世事,只顧著一昧向往心中的理想世界,以至于做出了許多荒唐可笑的事情來,耽誤了人生,讓人惋惜但堂吉訶德熱愛自由,反對封建壓迫,封建等級制度和封建壓迫。主張政府要廉潔,為官要公正,他的這個思想貫穿他全部的游俠過程。堂吉訶德還對社會中的種種現象作出了公正的評點,涉及到政治、法律、戰爭、文學、藝術、教育等個個方面,處處流露出人文主義者的真知灼見,是一個可悲的英雄。除此之外,書中還描寫了大量的、各種各樣的不同性格的人,既有正義智慧的,也有愚昧無知、功利現實的人,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真實風貌。
讀堂吉訶德有感700字篇3
昨天,我懷著崇敬的心情讀了《堂吉訶德》。堂吉訶德自小就喜歡騎士小說,他夢想著過上古代騎士的生活,于是,他拼湊了一副破爛的鎧甲,把他看上的鄉村姑娘當作心中的女神,還帶上一個叫桑丘的侍從,然后騎上一匹自以為是世界上最強壯的馬。駑馬難得,便開始出發了,由于那些騎士小說,他誤把風車當成巨人,展開了“驚天”搏斗,把羊群當作敵人,又一次展開了“拼殺”,把受害的苦役當作落難的騎士,為了解救他們而不惜姓名。就這樣,他不分好壞亂打一氣,只為了成就他的“騎士精神”,而他身邊的小侍從桑丘,總是驚呼著告訴主人真相,而主人則以“魔法師的杰作”蒙蔽桑丘,桑丘則又悔恨自己不該為了小利益來和堂吉訶德瞎混。于是,堂吉訶德的鄰居參孫·加爾拉斯果學士知道了這件事,他為了醫治堂吉訶德的“精神病”,便假裝成騎士來打敗堂吉訶德,可是反被英勇的堂吉訶德打敗了,但是他并沒有放棄,他又一次向堂吉訶德挑戰,終于打敗了偉大的騎士,因為事先的條件,堂吉訶德回到家中,在臨終時才明白一切的虛幻,并囑咐外甥女不能嫁給看過騎士小說的人。就這樣,這位偉大的騎士走了,一切故事都以完結了。
現在社會風氣越來越差,許多少年因不好好讀書,很小就干上了偷竊等惡劣的勾當。還有,別人在椅子上落了一個手機,看見的人本應該還給失主或撥打110,可良心終究敵不過貪婪,直接一轉身將手機收入囊中,再溜之大吉。還有,銀行卡調包事件,在你不注意時,立刻用手擋住卡,再只用一兩秒的時間,就成功了。社會的風氣不給力,可監控與民警很給力,現在到處都是壞人的“老鼠夾”,天羅地網,抓不抓只是早晚的事。像酒駕,還是有人乘機鉆空子,最后不僅吊銷了證件,還坐上了班房。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現在做壞事,你一定就會后悔。
讀堂吉訶德有感700字篇4
堂吉訶德,一位拉·曼卻地區無名的紳士;堂吉訶德,一位對騎士道走火入魔的瘋子;堂吉訶德,一位被人恥笑,一生荒.唐的怪人。這就是堂吉訶德·臺·拉·曼卻。
在塞萬提斯的筆下,他將風車當作巨人,將客店當成堡壘,將砑布機當作妖魔。他放囚犯,助貧農,與騎士決斗。他只為了心中的理想:能夠鏟除世間不平等,匡扶正義。但塞萬提斯描述他的離奇經歷的本初卻是為了諷刺騎士小說。這無疑一開始就是悲劇。
魯迅先生說:“堂吉訶德是立志打不平,是不能說他錯誤的;不自量力,也并非錯誤。錯誤是在他的打法。因為糊涂的思想,引出了錯誤的打法。而且是‘非徒無益,而又害之’的。”
魯迅先生的評價,我實在不敢茍同,堂吉訶德的思想境界就比其余那些渾渾噩噩混日子之人要高出一層。他的做法雖然有點欠缺,可他的初衷,他的行為是無比高尚而可愛的。不是“并非錯誤”而是至高無上!不是“非徒無益,而又害之”而是“醒世警人,功德無量。”
堂吉訶德的傻又可愛的無畏行動,也深深地驚醒了我,讓我體會到這當好男兒就不能渾渾噩噩,以至于讓我想起在學校里混日子,上課搗亂的日子就不禁后悔萬分。而堂吉訶德的行為被人唾棄與嘲笑也讓我認識到,做任何一件事,無論你的初衷是多么的高尚,你也要講究做事的方法,做事后的影響,否則不但一事無成,而且還會損人損己。這也讓我明白為什么我的好心好意對同學進行管制,同學們反倒大怒不堪。
我敬仰堂吉訶德,但絕不做堂吉訶德。我要當一位無論主客觀都清醒處事的智者,讓生活變得如堂吉訶德所期望的那樣美麗。
雨果曾說過:“塞萬提斯的創作是如此地巧妙,可謂天衣無縫;主角與桑丘,騎著各自的牲口,渾然一體,可笑又可悲,感人至極……”《堂吉訶德》不愧為一部經典之作。
讀堂吉訶德有感700字篇5
《堂吉訶德》是西班牙的著名作家塞萬提斯的名作,塞萬提斯的時代,很多人都因為癡迷騎士小說而盲目地癲狂,使社會變得弊端重重,他因而寫下這本書,表達了對吞噬精神的騎士小說的痛恨及對社會的不滿。本書主要寫了拉·曼卻的窮鄉紳阿隆索·吉哈那迷戀騎士小說上所說的,改名為堂吉訶德·臺·拉·曼卻,與老實風趣的侍從桑丘·潘沙三番五次地出門做游俠騎士(桑丘做騎士的侍從),勵志扶貧壓強,但堂吉訶德卻把風車當巨人,把牛羊當軍隊,把客店當堡壘等,桑丘也不懂裝懂,十分搞笑,兩人干出了許多瘋狂的傻事。直到臨終前,他才覺悟自我之前的過錯并痛罵騎士小說,因而遺憾地死去。
那在現代社會中,有沒有類似于堂吉訶德所作所為的人呢?有。他們有的沉迷于網絡游戲,模仿游戲中的暴力鏡頭,打架斗毆,嚴重影響了社會治安甚至還會出人命,這不就與堂吉訶德迷戀騎士小說的后果一樣嗎;有的迷戀功夫電影中的飛檐走壁,嘗試去模仿,結果往往是遍體鱗傷,這不就與堂吉訶德和別人拼殺總是輸的很慘一樣嗎;更有甚者,愛看兇殺片,并學電視中的情景,鋌而走險,外出奔走,到處殺人,成了名副其實的殺人犯(當然十分少),這不就和……有些人自我本不清楚某些事,但還假惺惺地談論,這不就和桑丘的不懂裝懂一樣嗎?總之,這樣既影響社會風氣,又影響了社會安全,所以十分不好。還有一點,堂吉訶德直到臨終前才悔改自我原先的行為,已經晚了,所以我們也不應當這樣做,犯了錯誤要及時改正,這樣才是對的。另外,作者精細的,寫作手法也值得我們學習。
統而言之,與其像堂吉訶德那樣
讀堂吉訶德有感700字篇6
這本書我斷斷續續看了很久才看完,最開始我只是在書城隨意的翻看了一遍。
那時根本沒看懂啥意思,就覺得是個有妄想癥的人整天以為自己是個騎士,到處“行俠仗義”,后來還有個傻冒跟他一起踏上荒唐、自欺欺人的征途。堂吉訶德本是他家鄉的一個鄉紳,過著不太富裕卻安穩的生活,為何突發奇想要去做個騎士呢?難道他腦袋被門夾了?不,責任最終還是歸咎到他那堆滿一房離譜荒誕的騎士小說。我查過一些騎士小說的資料,騎士小說是中世紀的歐洲流行的文學體裁,內容多是歌頌騎士的一些冒險故事和愛情故事頗受當地人的歡迎,尤其受當時多貴族的追捧。
到后來小說把騎士描寫得無所不能單槍匹馬殺惡魔,還把不少征戰美化成行俠仗義,把騎士和宮廷貴婦之間的談情說愛改成比韓劇還浪漫愛情頌歌……堂吉訶德的目的就是利用文中很多地方側面或正面的諷刺那些極度無聊的騎士小說……其實堂吉訶德讓我想到了現在許多粗俗的亂七八道的小說,很多學生都愛看,老是白日夢,想著自己是主角,弄得沒心思干正經事。
那些書和騎士小說沒什么兩樣,都是脫離現實,把人物極端化。比如市面上賣得最多的那些愛情小說,哪本里面不是一個善良到比觀音菩薩還強悍的女孩,然后被一群人狂追,而且那一群人都是世間極品,要什么有什么,比騎士更能耐。結果嘛,就要看當時流行什么感覺的了。因為現在流行“傷痛”文學,大結局的時候難免得犧牲幾位,人性化點就是主角出個車禍再失憶,得了病要出國,或者因為某個很無聊的苦衷而消失等等。
雖然堂吉訶德的行為滑稽荒誕,但是每當我看到他被人打到遍體鱗傷,被專橫自私的公爵夫婦捉弄,好心救助了苦役犯卻被打傷,真的替他感到不值。受了那么多苦,還是繼續他的游俠,從某種角度來說他的勇氣很值得人敬佩,也有點覺得騎士道還是有一些值得學習的地方的。
到現在,我覺得《堂吉訶德》是個令人傷感的故事,他越是令人發笑就越讓人感到難過。
讀堂吉訶德有感700字篇7
一個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讀了《堂吉訶德》這本書,產生了許多感想。
塞萬提斯出生于一個西班牙沒落的貴族家庭。他從小崇尚騎士精神,經常使搶弄捧,為人打抱不平。但后來騎士精神被們唾棄,他寫的這部《堂吉訶德》就是對騎士精神的諷刺和對兒時的懷念。
堂吉訶德原名吉哈那多。因為想當騎士,所以想了三天三夜最終把自己的名字改為堂吉訶德?臺拉曼卻,意思是臺拉曼卻的貴族守衛者。他曾三次“出征”,每一次都令人啼笑皆非,簡直就是愚蠢和搞笑的化身。桑丘是堂吉訶德的侍從,他給堂吉訶德當侍從從的原因是堂吉訶德曾承諾只要自己從別的騎士那兒奪來一座海島,就把海島交給桑丘管理。我認為桑丘是理智和智慧的化身。他巧斷案,還幫了堂吉訶德不少忙。
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情節是堂吉訶德第一次出征。雖然只離家出走了三天,但堂吉訶德已經被授封了騎士稱號。這些都算不上什么,最讓人啼笑皆非的是:給堂吉訶德授封的人不是什么公爵或勛爵,而是一家小酒店的老板,堂吉訶德竟然陶醉于這并不正式的騎士稱號中,讓人感到荒謬可笑。
這本書最讓我感到奇怪的部分是在堂吉訶德第二次出征時,塞萬提斯用長達二十多頁的篇幅來描寫主仆二人的對話。這種奇怪的寫法讓我感到新奇。這些對話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呢?我認為可能是書中的閑筆,閑筆在文學作品中是必不可少的,就像吃飯時用來調味的豆瓣醬。
最讓我記憶猶新的部分是堂吉訶德主仆遇到公爵夫婦的那一章節。公爵夫婦“久仰”堂吉訶德和桑丘大名,想好好捉弄他們一番。他們把桑丘套到龜殼里輪流踩踏,讓他喘不過氣來。這情節之所以讓我記憶猶新,是因為作者描寫的場面非常熱鬧,像刻在心頭上一樣永遠也抹不去。
我向你推薦世界名著《堂吉訶德》,希望你能喜歡!
讀堂吉訶德有感700字篇8
一個滿臉消瘦,面帶愁容的小貴族,為了心中美麗的達辛尼婭,他愛上了騎士小說……
一匹瘦弱的老馬—稷南提、一柄生了銹的長矛,一個破了洞的頭盔,堂吉訶德帶著桑丘開始了他們偉大的出征。可是時代變了,騎士制度早已成為歷史,他自然當不成騎士了,于是他只得以幻想來實現當騎士的向往,他把鄉村客店當作城堡,把旅店老板當作寨主,把旋轉的風車當作巨人,把羊群當作軍隊,把理發師當作武士,把勝利取得的銅盤當作有名的曼布里諾頭盔,把罪犯當作受的紳士……鬧了許多的笑話,吃了無數苦頭,直到臨終前才醒過來。唉,可憐的堂吉訶德!
然而,堂吉訶德又是偉大的。這一點都不矛盾。由夢想主義精神和浪漫主義情調構成的唐吉訶德氣質不是每個人都能具有的,這是一種充滿實踐勇氣和內在熱情的英雄氣質,我們需要的就是這種懷抱著崇高信念和偉大夢想的唐吉訶德式的人物。堂吉訶德敢于追求自我心中的布宜諾斯艾利斯。達辛尼婭是只個美麗的夢,可是他努力尋找夢境。她對感情是忠貞不渝的,即便那只是鄰村擠牛奶的姑娘。他有著無比正義的騎士精神,他一心認為這世界需要拯救需要偉大的堂吉訶德。他是那么可笑,內心卻又那么認真。
正是堂吉訶德的無能和勇敢,讓隨同出門行俠的商丘不離不棄。商丘,一個伊壁鳩魯式的享樂派。朱光潛先生以往給過他們這樣一段評價:一個是滿腦子虛幻夢想,持長矛和風箏搏斗,以顯出騎士威風的堂吉訶德本人,另一個是要從美酒佳肴,厚祿中享受人生滋味的商丘。潘沙。他們一個是可笑的夢想主義者,一個是實用的夢想主義者。可是堂吉訶德屬于過去,商丘。潘沙卻屬于未來。隨著資產階級勢力的日漸上升。夢想的人就不是堂吉訶德而是商丘……或許說堂吉訶德是聰明中的傻瓜,商丘是傻瓜中的聰明一點也沒有錯吧。
以往這部書只可是是對于騎士文學的諷刺目的在于把騎士文學地盤完全的摧毀,之后,它卻成了行將滅之的騎士階級的史詩。
此刻,堂吉訶德騎著華麗的馬車到天堂尋找美麗的達辛尼婭了么?
讀堂吉訶德有感700字篇9
一直想讀一讀這本傳世名著,上學的時候就想看,但總是失之交臂,沒看成。今天讀完了,卻有一點點的失望。真不知道塞萬提斯為什么要塑造這樣一個“瘋子”的形象。
堂吉訶德本是一名沒落貴族,因沉迷于騎士小說走火入魔,翻箱倒柜找出一副鎧甲,騎上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馬,開始自己想象中的行俠仗義、游走江湖之旅。他單純執拗,完全生活在幻想當中,是個不折不扣的理想主義者,或者說,完全就是一個執迷不悟的瘋子。他把風車當成巨人,把羊群當成敵軍,把苦役犯當作受害的騎士,還把一個普通的村婦當成自己的公主。屢屢碰壁、常常頭破血流卻矢志不渝、癡心不改。倒是他的仆人桑丘雖然矮胖膽小,愛貪個小便宜,但到底還是一個有血有肉的正常人。
他會利用主人的瘋狂和偏執,耍點小聰明,不失時機的為自己增加一些利益。他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大活人。就這樣兩個天壤之別的活寶,一對匪夷所思的主仆,為我們上演了一幕幕搞笑的鬧劇。最為忍俊不禁的一個鏡頭就是在漆黑的夜里桑丘因為害怕一直抱著主人的大腿不敢撒手,但又急于出恭的描寫,真是活靈活現,入木三分。
書中最令人感動的是唐吉訶德的幾位好朋友,他們對老唐不離不棄,一定要想方設法把他的瘋病治好。他們使用過暴力手段——把老唐裝進籠子里武裝押運回家;使用過焚書“坑”儒的手段——把老唐家里的騎士小說全部燒掉甚至把書房也封了;他們使用過瞞天過海的手段——假扮成騎士、假扮成落難公主等等,都是為了把老唐從幻想中拉回到現實里。他們對朋友真是夠意思,尤其是對待這樣一位“病入膏肓”的瘋子朋友,他們沒有放棄,甚至于被老唐誤傷、誤打也一直不離不棄。人生能有這樣的幾個朋友,足矣!
就是不太了解時代背景,不知道些桑丘作了幾天小島總督,干凈利落、公正的處理了好幾起案子,最后卻被迫辭官,這一段插曲有什么用意。
讀堂吉訶德有感700字篇10
這本書講了一位名為吉哈達的紳士,他本來是一個正常而又斯文的人,但卻迷上了騎士小說。
他買了一本又一本騎士小說,看得廢寢忘食,最終有一天,他有了一個全世界瘋子也從來沒有過的念頭——他要去做一個游俠騎士,為人們打抱不平。
他帶上村里一個名為桑丘的人,做自我的侍從,騎上馬,全身披掛地出發了。
他去到一個客店,門口站著兩個娼妓,在他看來這就是一間城堡,他認為那兩個婦女是富家小姐。晚餐的黑面包散發著臭味,卻被堂吉訶德說成是上等白面包。
這次出行很短暫,三天后他回了家,一天到晚都在胡言亂語。
村里的神父決定將那些害人的騎士小說全部燒掉,只留下不害人的書。可是這樣做也無濟于事,因為他已經全部記住了。
他再一次出了門,答應桑丘,自我必須會給予他一個海島。
他們日夜行走,他把騎士書里的一切搬到現實生活中來。他虛構的心上人,令他瘋得更加過分了。
他前去一個村子里尋找他心中的這位小姐,見到的卻是奇丑無比的村姑,他認為必須是魔法師,把她變成這樣的。
之后,他們遇上了十分富有的伯爵夫婦,他們給堂吉訶德最好的待遇,堂吉訶德感覺到自我已經成為了一名真正的騎士了。因為不管在哪一本奇書中讀到的,都是上千仆人管家,圍著騎士們,每一天都能吃到美味的佳肴,而此刻這一切都成真了。
這對于他的仆人桑丘來說,十分不可思議。伯爵夫婦決定把這個玩笑開久一點,于是拿了一塊自家的地,充當桑丘夢寐以求的海島。
可是海島總督干了沒多久,海島就被敵人包圍了,他覺得自我擔不起這個重任,下臺了。
最終,堂吉訶德在外當騎士的日子結束了,他和桑丘向老家的方向走去,臨終時,堂吉訶德對神父本人說,他這輩子都被騎士小說毀了。
大家發現,他頭腦最終清醒了。不久后,這位著名的騎士便與世長辭了。
讀完這本書,我體會到了堂吉訶德雖瘋癲,卻也做了一些好事,他的大膽令人佩服。還有桑丘,他忠心耿耿為主人服務,主人將自我的家產給了他一部分,他如此忠誠,獲得獎勵也是應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