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讀后感450字
寫讀后感可以加深對原文的理解,更好地理解和解析原文的內容和思想。下面是一些安娜卡列尼娜讀后感450字免費閱讀下載,希望對大家寫安娜卡列尼娜讀后感450字有用。
安娜卡列尼娜讀后感450字篇1
我最近接連讀了托爾斯泰的兩部巨著《戰爭與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上海文藝出版社有一套世界十大文學名著,排在前面的就是這兩本書,而《安娜卡列尼娜》竟又赫然居首,很多評論家認為此書的文學藝術已達爐火純青,但我通過閱讀,卻感覺本書是有瑕疵和缺陷的。
首先,說培特西這一類貴族婦女是"最放蕩的女人,用最惡劣的方式欺騙丈夫",作為一個參照和鏡子來抬高安娜的形象,而我在書中卻沒有讀到有關培特西放蕩或欺騙丈夫的情節或故事敘述及心理描寫,盡管作家在諸多細枝末節上恣意潑灑,但這個環節卻惜墨如金。
其次,我在書中多次讀到列文在寫作或與社會名流探討他的著作,強調他在研究農業制度和勞動力與土地的關系等問題,但是書中卻未能對阻礙俄國農業發展的問題進行深刻剖析和思考,即使列文自認為"許多沒有解決的問題都變得明確了",而具體的論述卻又雜亂無章且貧乏空洞,這是本書一個大的瑕疵。
羅曼羅蘭在《托爾斯泰傳》中指出:"本書的愛情有著一種尖刻的、專橫的特點"以及關于書中兩條線的敘述"這些平行的故事轉換得有點牽強附會,生硬造作,沒有達到《戰爭與和平》的那種交響曲般的有機統一"。這也是明顯的缺陷,盡管托爾斯泰自己不承認這一點。
安娜卡列尼娜讀后感450字篇2
這是我讀過的最好小說的其中一本。安娜卡列尼娜,這個美麗而又孤獨的靈魂,在無盡的遺憾之中香消玉殞。安娜是一個資質優美,有很高文化教養的貴族女子,在俄國貴族資產階級社會里,她像蕪草叢中的奇葩,她不是一般的美,而是驚人的美,她的聰慧典雅質樸活躍,她的單純沉靜從容高貴,使得她在各種場合下出現都是美艷絕倫的 這是我讀過的最好小說的其中一本。安娜卡列尼娜,這個美麗而又孤獨的靈魂,在無盡的遺憾之中香消玉殞。
安娜是一個資質優美,有很高文化教養的貴族女子,在俄國貴族資產階級社會里,她像蕪草叢中的奇葩,她不是一般的美,而是驚人的美,她的聰慧典雅質樸活躍,她的單純沉靜從容高貴,使得她在各種場合下出現都是美艷絕倫的。
對安娜一直懷有成見的列文,都為她的美為她的豐富活躍的精神世界所吸引,她在瞬間由悠閑恬靜而又顯得那么優美端莊突然變為好奇,氣憤和傲慢的神情,她的美貌,聰慧和良好的教養,都深深打動了他,使他不由得在心里贊嘆道:這是怎樣一個女人!一個多么可愛,出色,惹人愛憐的女人!這個活人身上帶著一種動人心魄的風度。短暫的會面,便使列文依依不舍地離安娜而去時,他又望了望那幅畫像和她的姿影,他感到對她發生了一種連他自己都覺得驚訝的一往情深的憐惜的心情。
安娜卡列尼娜讀后感450字篇3
因為時間有限,我們在讀書課上讀了列夫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弗龍斯基,亞歷山德羅維奇,阿爾卡季奇,多莉,基季,萊溫。這七個人之間有著很糾結的關系!安娜嫁給了亞歷山德羅維奇,并且生下一子,后來在調節表哥阿爾卡季奇與其妻子多莉之間婚姻矛盾時候遇到了阿爾卡季奇的朋友也是多莉妹妹基季的未婚夫弗龍斯基,兩人一見面就喜歡上了對方后來經過安娜的調節,表哥表嫂和好如初,自己卻因此陷入了尷尬境地。阿爾卡季奇的好友萊溫喜歡基季,而基季一直喜歡弗龍斯基,安娜的出現使得整個故事進入了另一種狀態,基季因安娜“奪走了”她的未婚夫而憎恨她,萊溫則因為弗龍斯基的出現被基季拒絕求婚而恨他,即便如此,安娜和弗龍斯基也沒有放棄他們之間的事。但是從道德觀念出發,安娜這種拋夫“棄子”的做法很不對,當然她沒有拋棄自己的兒子,只是她的丈夫亞歷山德羅維奇不愿成全她的母愛罷了。
安娜和弗龍斯基的事情,讓人看得很很難受,彼此放棄了上流社會的地位、放棄了好名聲、好前程、因為愛,最后各自走向毀滅……
安娜卡列尼娜讀后感450字篇4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國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代表作品,每次重讀都會有不同的感想。當帶有階級斗爭有色眼鏡看這部名著時,對官僚——安娜的丈夫亞歷山大·卡列寧和反動軍官——安娜的情人渥倫斯基有的只是嚴厲的批判,而對安娜·卡列尼娜則給與無限的同情,現在再讀卻有了不同的認識。
安娜·卡列尼娜嫁給了大她20歲的省長卡列寧。卡列寧是愛著安娜的,安娜出軌并懷了渥倫斯基的孩子,在她分娩時,由于產褥熱而感染重病,拍電報給到邊遠省份去調查的卡列寧,卡列寧匆匆趕回,安娜在昏迷中呼喚卡列寧的名字,請求他與渥倫斯基和好,卡列寧深受感動,表現出令人吃驚的寬厚,原諒了她和渥倫斯基的背叛。安娜死后卡列寧還參加了安娜的葬禮,并把安娜生的女兒帶走撫養,這一切不都說明了卡列寧是深愛著安娜的嗎?卡列寧還是一個很成功的政府官員,他一帆風順,短短8年時間,就當上了內閣部長的高位,成為“彼得堡最重要的官員”。只是安娜既想過上層貴夫人豐厚的&39;物質生活又想要豐富的感情生活,全然不懂得“魚和熊掌不能兼得”的道理。安娜還羞辱卡列寧,公開承認自己與渥倫斯基同居,并說“我愛他……我憎惡你……”,最后拋夫棄子而去。請問那個男人能大度容忍?
安娜卡列尼娜讀后感450字篇5
終于看完了號稱世界名著的托爾斯泰的小說《安娜卡列尼娜》,看后沒有特別的感觸,與我的期望值相差太遠。
我的感觸就是:女人都差不多,男人都一樣。或者再進一步說:世界上的女人都差不多,全世界的男人都一樣。為愛燃盡熱情甚至毀掉生命,憚精竭慮,不管不顧,只在乎自己的感受,可是卻忘記了人是社會人,需要交往需要親情,親情是融入血液中,難以割舍更割舍不了的,人間沒有世外桃源,沒有純粹的脫離現實的純潔情感,不管當時怎樣火熱,怎樣一見鐘情,現實的寒冷溫暖不了愛情的溫度,特別是不符合道德規范的愛情,也只有這種愛情才配稱作愛情吧,加入太多元素的只能叫婚姻,于是愛情只有死亡才能永恒,這也就是悲劇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而喜劇讓人在一笑之余心酸的原因吧。也許我悟性太低,我不想去弄明白在那種大的環境下俄國的政治、人文等諸如時代背景之類的東西,我只看到一個女人一個母親為情所困為情癡狂最后為情毀滅的心路歷程,她只有死才能最終徹底解脫,即使她離婚成功與沃隆斯基結婚又如何?
只不過是人間又多一具行尸走肉,打著愛情的幌子,背負著婚姻的沉重責任與義務,為別人活著,只為對得起母親這個人世間最偉大的稱呼的怨婦。這樣的怨婦已太多,少一個反而是女人的幸事。敬佩她臥軌自殺的勇氣,只為這種勇氣,也該向她敬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