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散文 春風
老舍小說受到古今中外各種文學作品的影響,同時受到傳統戲曲、音樂、繪畫等其他藝術的影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老舍散文 春風,以供大家閱讀。
老舍散文 春風
濟南與青島是多么不相同的地方呢!一個設若比作穿肥袖馬褂的老先生,那一個便應當是摩登的少女??墒沁@兩處不無相似之點。拿氣候說吧,濟南的夏天可以熱死人,而青島是有名的避暑所在;冬天,濟南也比青島冷。但是,兩地的春秋頗有點相同。濟南到春天多風,青島也是這樣;濟南的秋天是長而晴美,青島亦然。
對于秋天,我不知應愛哪里的:濟南的秋是在山上,青島的是海邊。濟南是抱在小山里的;到了秋天,小山上的草色在黃綠之間,松是綠的,別的樹葉差不多都是紅與黃的。就是那沒樹木的山上,也增多了顏色--日影、草色、石層,三者能配合出種種的條紋,種種的影色。配上那光暖的藍空,我覺到一種舒適安全,只想在山坡上似睡非睡的躺著,躺到永遠。青島的山--雖然怪秀美--不能與海相抗,秋海的波還是春樣的綠,可是被清涼的藍空給開拓出老遠,平日看不見的小島清楚的點在帆外。這遠到天邊的綠水使我不愿思想而不得不思想;一種無目的的思慮,要思慮而心中反倒空虛了些。濟南的秋給我安全之感,青島的秋引起我甜美的悲哀。我不知應當愛哪個。
兩地的春可都被風給吹毀了。所謂春風,似乎應當溫柔,輕吻著柳枝,微微吹皺了水面,偷偷的傳送花香,同情的輕輕掀起禽鳥的羽毛。濟南與青島的春風都太粗猛。濟南的風每每在丁香海棠開花的時候把天刮黃,什么也看不見,連花都埋在黃暗中,青島的風少一些沙土,可是狡猾,在已很暖的時節忽然來一陣或一天的冷風,把一切都送回冬天去,棉衣不敢脫,花兒不敢開,海邊翻著愁浪。
兩地的風都有時候整天整夜的刮。春夜的微風送來雁叫,使人似乎多些希望。整夜的大風,門響窗戶動,使人不英雄的把頭埋在被子里;即使無害,也似乎不應該如此。對于我,特別覺得難堪。我生在北方,聽慣了風,可也最怕風。聽是聽慣了,因為聽慣才知道那個難受勁兒。它老使我坐臥不安,心中游游摸摸的,干什么不好,不干什么也不好。它常常打斷我的希望:聽見風響,我懶得出門,覺得寒冷,心中渺茫。春天仿佛應當有生氣,應當有花草,這樣的野風幾乎是不可原諒的!我倒不是個弱不禁風的人,雖然身體不很足壯。我能受苦,只是受不住風。別種的苦處,多少是在一個地方,多少有個原因,多少可以設法減除;對風是干沒辦法??偛辉谝粋€地方,到處隨時使我的腦子晃動,像怒海上的船。它使我說不出為什么苦痛,而且沒法子避免。它自由的刮,我死受著苦。我不能和風去講理或吵架。單單在春天刮這樣的風!可是跟誰講理去呢?蘇杭的春天應當沒有這不得人心的風吧?我不準知道,而希望如此。好有個地方去“避風”呀!(摘自《人間四景》,湖南出版社,1996年9月第1版)
老舍經典語錄:
1) 這世上真話本就不多,一位女子的臉紅勝過一大段對白。 ——老舍
2) 驕傲自滿是我們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這個陷阱是我們自己親手挖掘的。 ——老舍
3) 哲人的智慧,加上孩子的天真,或者就能成個好作家了 ——老舍
4) 四月中的細雨,忽晴忽落,把空氣洗得怪清涼的。嫩樹葉兒依然很小,可是處處有些綠意。含羞的 春陽只輕輕的,從薄云里探出一些柔和的光線:地上的人影、樹影都是很微淡的。野桃花開得很 早,淡淡的粉色在風雨里擺動,好像媚弱的小村女,打扮得簡單而秀美。 ——老舍 《二馬》
5) 才華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再鋒利的刀刃,苦日久不磨,也會生銹。 ——老舍
6) 兒女的生命是不依順著父母所設下的軌道一直前進的,所以老人總免不了傷心。 ——老舍 《我的母親》
7)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 ——老舍 《老舍選集》
8) 母親的心是兒女們感情的溫度表。 ——老舍 《四世同堂》
9) 謙虛使人的心縮小,象一個小石卵,雖然小,而極結實。結實才能誠實。 ——老舍
10) 熟才能生巧。寫過一遍,盡管不象樣子,也會帶來不少好處。不斷地寫作才會逐漸摸到文藝創作的底。字紙簍子是我的密友,常往它里面仍棄廢稿,一定會有成功的那一天。 ——老舍
11) 人,即使活到八九十歲,有母親便可以多少還有點孩子氣。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有母親的人,心里是安定的。 ——老舍 《我的母親》
12) 如果不隨時注意觀察,隨時記下來,哪怕你走遍天下,還是什么也記不真確,什么東西也寫不出。 ——老舍
13) 真正美麗的人是不多施脂粉,不亂穿衣服。 ——老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