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有關的恬靜散文
普洱茶有關的恬靜散文篇1:保養秘訣
我今年34歲,很多不熟悉的人見了我,都以為是25歲左右。一次扎馬尾辮,穿運動服,和我老公出去買水果,那老板娘突然問:“他是你爸爸?”(她可以覺得我們年紀相差挺大,而說話神情卻很親昵,所以疑惑發問)我老公37歲,做醫生的,其實保養得挺好。也許是我看起來實在太年輕,所以被人誤會吧。說上面這些,并非是要炫耀,只是覺得自己有資格發這個貼子說說經驗。如果姐妹們覺得不妥,也就看過笑笑吧。
我覺得女人駐顏有術,無外乎做到兩點:保持身材,皮膚年輕。很多女孩拼命減肥,或者使用高級護膚品,但效果并不理想。因為這兩者,都只是從外部去修繕身體,而最最根本的,其實應該注重內在。就像有句廣告語說的:女人的美,要由內而外的保養。我的內在先天并不好。幼年時體弱多病,大學時遭遇了一場不小的車禍。然而多年調養下來,我的身體恢復了許多,甚至比我以前很多健康的同學都好。接下來我就說說自己的經驗:
早晨起床,喝一杯蜂蜜花粉水,吃一勺蜂皇漿。蜂皇漿雖然有激素,但只要平時不吃炸雞之類的,根本沒關系,我的例假一直非常準。現在很多被激素催熟的家禽,其實含有遠遠高于蜂制品的激素。我在上海,使用的蜂制品的牌子是“森蜂園”。它家的“椴樹原蜜”尤其好,是半固體的,放在一只塑料桶里。冠生園的蜂蜜感覺太甜,像是加了糖似的。蜂制品的品牌很重要。事實上所有食物,都應該盡可能地講究品牌,畢竟我們生活在一個很不安全的國度。
然后,就是泡一壺普洱茶。我喝普洱茶已經兩年了,體重下降了七八斤。當然,這是一個很緩慢的過程,我的本意并不是減肥,所以也不在乎這個。感覺這最大的好處,是讓我排泄通順。并非拉肚子,而是有規律,每天1-2次,喝完一兩杯以后,就有感覺上廁所了。女人相比男人,消化系統弱很多,因此女性更容易得便秘。這是女性養顏的大敵:想想看那么多垃圾堆在體內,對健康肯定有害。因此,排泄這一關非常重要,我每天直等這一關過完,才能安心上班和進食。
我喝的普洱茶,原來是我老公的一個病人送的。最近我看到上海有賣,就讓老公和那病人說別送了,畢竟老讓人送不好意思。我買的是普茶客的普洱茶(國慶在天涯潛水時,看到一個MM的貼子提到過),雖然我對飲茶是外行,但仍然覺得出,普茶客的茶比我老公的病人送的來得好。反正我這人都是講品牌的,一旦認準了,就一直咬定一個品牌。更何況,聽說市面上95%的普洱茶都是假的。
喝了幾杯茶,上完廁所,肚子就有點餓了。如果不是夏天,也不是例假期,就吃幾口自制的阿膠。我是用“東阿阿膠”加核桃加芝麻(有時買不到,就用芝麻糊)加紅棗加枸杞加紅糖熬成的,這些東西事先都用絞絆機打碎。阿膠據說也有很多制假的(想想就是,這是用驢皮熬成的,哪來那么多驢啊),所以我會專門跑到南京路的雷允上去買“東阿”牌。吃完阿膠之后吃雜糧,紅薯放在微波爐里轉熟,或者麥片粥,或者是便利店買的水煮玉米。如果還有胃口,就再吃一個蘋果。吃完上班(我一般睡得早,起得早,所以早飯容得我這樣折騰:-)
在單位里時,我就喝普洱茶。最多自帶水果,在下午時吃一點。我是從家里帶一只小茶壺,那里放一只小茶杯,放在桌子上也不占什么地方,單位里有飲水機。不用沸水,只要夠熱就行了。一天下來,茶喝淡了,下班之后就不再喝水,否則會有水腫和眼袋。
我的午飯在單位吃,只挑素的吃,有時會吃魚,但不能是油炸魚,也不碰帶魚之類膽固醇高的魚。如果實在油膩的菜,就在水里浸一浸再入口。
晚飯就比較復雜,我煮一鍋銀耳湯,里面加紅棗、枸杞、蓮子、赤豆、薏仁、玉米粒、黑豆、當歸、黨參、黃芪、桂園(冬天時)、綠豆(夏天時)、百合(夏天時)、杏仁等等。每樣都加得少一些,弄成一鍋。我盡量買超市里的有機雜糧,反正每次吃得少,貴就貴點。
吃完晚飯,出去在小區里散步,散個1個多小時,回來洗澡睡覺,睡前喝一小杯紅葡萄酒。葡萄酒我一直喝皇軒的高級干紅。其實也并不算太貴,七八十塊錢一瓶,能喝幾星期。以前試過三四十塊錢一瓶的,口味差遠了。葡萄酒和普洱茶一樣,也講究品質的。
普洱茶有關的恬靜散文篇2:茶——友
最近閑來無事,看同事如此的癡迷于茶道,癡迷于紫砂壺,癡迷于青花瓷,看一個人對某種事物如此狂愛,不禁為之動容,不禁想走入他的世界體悟其中的感受……
一個博大精深的世界……從茶的起源,茶的種類,各種茶的制作工藝,茶具的種類和應用,到泡茶,飲茶的方法,再到茶的文化,如此陌生的世界,卻又很想接近了解的世界!其中的意境,感悟,對我是如此的神秘,如此的吸引!寧靜,厚重,古樸……一個與世無爭,一個只有自我,遠離塵世的喧囂,遠離俗世的愛恨情仇,一個精神完全獨立的空間,不禁沉醉……看著那一把把各式各樣被養的氣韻溫雅,光潤照人的紫砂壺,不盡憐愛不已,一個人的精神原來還有這樣的世界可以傾注,對精神世界如此渴望的我,不禁迷戀……
空花落盡酒傾缸,日上山融雪漲江,紅焙淺甌新火活,龍團小碾斗晴窗。一首蘇軾的回文詩,描寫自家窗前取火試茶的情景,順讀,倒讀皆可成詩,同樣押韻,意義相同,堪稱經典……品著各種各類的茶,對茶道初窺門第的我,慢慢了解了紅茶,綠茶,烏龍茶,緊壓茶等等的工藝,特點,其中的意境卻不得而知,只是鐘愛紅茶,猶以其中的祁門紅茶,其外形鋒苗秀麗,色澤烏潤,湯色紅艷明亮,滋味甘鮮醇厚,也許是做為初入道者的我僅有的境界,茶道的高度絕非現在的我可以企及……
由茶的感覺,不禁聯想起了朋友之間的友情!友情,就好像泡茶,不一定要有百年普洱、明前龍井,但是,一定要有足夠的誠意,好的朋友猶如一壺上等好茶,一句簡單的問候即可表達無盡的牽掛!茶的氛圍適合一個人的安靜,兩個人的知己,一群人的喧囂……對我來說,朋友如茶,或歷久彌新,或品之淡然,有茶一樣的朋友,有朋友一樣的茶,偶然間不經意想起,送上幾句問候,也會如一壺、一杯香茗,滿屋馨香……
品茶不像喝酒那般,一杯入口,激情頓起,越喝越熱鬧。品茶,是越喝越安靜,讓人心靈沉淀!生活像水,朋友像香茗,讓人沉淀,使人堅強……朋友是生命中永久的財富,真誠不可褻瀆!適量的茶碰到適合自己的水,茶水又碰到適合自己的人,這茶、水、人因緣而得以相逢,才使人生沒有缺憾!喝茶的時候給人的一種感悟就是這樣,一種淡淡的回味,猶如歲月在腦海里慢慢的浮現,又輕輕的消逝,留給自己的只是一種感悟……
珍惜現在的一切,友情,愛情和親情,不再虛無……朋友不僅只是相逢于路中的匆匆過客,也是人生旅途中的知己,摯友如茶!喜歡茶的隨和與平常,登大雅之堂而不嬌淫、入茅棚草舍而無卑賤……愿我如茶!當然……不是希望有人來泡……哈哈!
普洱茶有關的恬靜散文篇3:用心讀懂一杯茶
昨天朋友打電話來說晚上來喝茶,我早早吃了晚飯,洗刷完畢,燒好水等朋友如約而至。朋友來了,拿出一樣東西告訴我說:“姐,先品一下這茶!”我拿出茶葉,看了看,然后燙了燙壺,用水洗一下,才泡上,倒開第一碗,我啞了一口,趕緊吐掉,問我的朋友:“在那買的?”她回答\"在泰安。\"我無語,她問我值多少錢,我說十元都不值,這是過期的茶,綠茶不同紅茶和普洱,最怕過期,最怕受潮。她告訴我:“這是一百五十元買的一斤龍井!”我愕然,我懷疑這賣茶的心是否還長在身上,如果長在身上,變沒變顏色。這個賣茶的人也褻瀆了茶葉的靈魂!現在的社會,貪得無厭的商家在使勁磨著自己手中的鋼鉤,想盡一切辦法,把客戶的錢從腰包里勾出來。奸商奸商真的是無奸不商嘛?我問她:“為何跑到那里買一斤茶葉?”她說:“我以為你這里沒有這么貴的茶葉!”聽了她的話,我明白了她認為的那種情況,就像英國人把垃圾運往中國一樣,那是你愿意!我只是可憐她的那句:“我以為……!!!”
我告訴朋友,學會品一杯茶,其實并不難,從:“書畫琴棋詩酒花,柴米油鹽醬醋茶。”這兩句詩里可以看到,茶已經進入尋常百姓家。要說品茶,尋常百姓都能圖說一二,但真正能讀懂茶的人卻寥寥。不同的季節產不同的茶葉,不同季節所產的茶葉有不同的韻味,天天喝茶的您,是否真能品出不同的味道,是否真能讀懂屬于自己的那杯茶呢?
咱們還是先從品一杯春茶開始吧,春茶,顧名思義就是春天產的茶葉,一般清明之前的為最好,也叫明前茶。谷雨之前產的次之,也叫谷雨茶。這兩個時段產的茶葉一般價格都比較昂貴,特別是綠茶,可以說都是精品,不是尋常百姓所能天天喝得起的。但也有普通的綠茶價格在一百元左右,品起來也蠻有韻味的。
為什么春茶的價格那么昂貴呢?原因還是一個量和質的問題,因為經過一個冬天的休養生息,市面上的秋茶幾乎快賣完了,而春茶還沒下來,加上天氣寒冷,陽光不那么強烈,茶葉相對來說生長的就比較慢,本來茶葉就是生長在山坡之上,冷暖氣流來回流動,山巒中霧氣升騰,云霞繚繞,加上砂石山中水質清純的滋潤,使得茶在生長中自然而然的讓芬芳滋潤了自身,茶葉的葉底厚重,條形粗且綠得晶瑩。無病蟲害,無污染,茶葉的各種維生素含量較高,不過對于中原地區口味重的人們來說,春茶柔軟了些,并且沒有剎口,所謂春茶秋韻,就是品出春茶的那種綿綿韻味。我國的綠茶一般都產于南方,北方也有,但都沒有南方的面積廣,茶樹多。最有名的當屬西湖龍井,洞庭湖的碧螺春,黃山的毛峰等等。
你也可以看到,在早春二月,在迷離的山霧中,天剛蒙蒙亮,穿著一身藍布印花衣服的農家少女,身背竹簍,頭戴斗笠,唧唧喳喳的走在鄉間的山路上,露珠打濕了她們的鞋子和褲角都不知道,她們一邊唱著歌一邊采茶,您仔細看才會發現,她們的手是在揪茶葉,而不是用指甲掐茶葉,那一芽一葉,或者是一芽兩葉,就是這樣在少女的手上來回翻飛,茶樹和竹簍之間也就有了律動的呼應。在迷離的山霧中等待采擷的茶葉,我們案頭桌旁的一盞茶,不就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嗎?
龍井是純手工炒做的,有十大手法,三個階段。從殺青初烘再攤涼,再從整形到足干入市而賣,過程相當復雜,所以說一撮茶一杯茶都涵蓋著勞動者的甘苦。我曾在西湖龍井獅峰茶場聽師傅說毛主席其實是很懂茶的。主席說:“茶可以益思、明目、少臥、輕身。”等等。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是斯大林的七十華誕,主席去祝壽,所帶的國禮當中有一樣就是龍井,可見龍井茶在當時也搭建了友誼的橋梁,據獅峰的人說當年主席給斯大林帶去半斤獅峰產的龍井,斯大林不悅說:”你也太小氣了,只給我半斤茶葉!”主席告訴他說:“這是獅峰山上,千年的老樹采下的茶葉,我們全國才產一斤,送給您半斤還少嗎?我們這是送給您了半壁江山啊!”斯大林聽了哈哈大笑。我們且不去追究是他們杜撰還是真有其事,暫且當做自己為自己臉上貼金吧,這都不重要,關鍵龍井確實當作國禮送達蘇聯。就在一九五零年的早春二月,毛主席和周一行,還在回國途中下火車參觀了蘇聯的制茶廠。當他老人家看到上好的龍井茶和一般的茶葉摻混起來,壓成餅時,用了兩個:“可惜,”三個:“不分”的評論,不難看出毛主席非常珍惜名優茶,并且深諳茶葉生產、加工、品飲之道。主席一生酷愛龍井茶,并且平時有吃茶的嗜好,這里就不一一敘述。
要說品茶品出的友誼,毛主席和大畫家齊白石老先生還有一段佳話。一九五二年,齊白石作了一副((茶具梅花圖)),主席展開看時,只見畫上僅有一把壺,兩只茶碗,一枝紅梅,無意中毛主席和齊白石似居入畫中,兩位知音好友一邊對樽品嘗香茗,一邊觀賞梅花,茶譽淸廉,梅素號君子。情之所至。真是知音難遇啊!現在觀之也是恰如其分。
看過“普洱茶有關的恬靜散文”的人還看:
1.關于普洱茶的經典散文
2.關于普洱茶的散文
3.描寫普洱茶的散文精選3篇
4.最新關于茶的優秀散文
5.感悟茶的經典散文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