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李白的詩詞名詩賞析
【注解】
①深坐:猶久坐。顰:皺眉。蛾:通“娥”,美好的意思。
【賞析】
這是一首描寫少婦盼望愛人歸來不得而哀傷怨恨的詩。由卷簾獨坐,到久坐凝望不見情人而皺眉傷心流淚,層層深入地刻畫出少婦神情變化和強烈的哀怨。結尾一句卻故設疑問,更耐人尋味。
詩人李白的詩詞名詩賞析(篇2)
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云間①,千里江陵一日還②。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③。
【注解】
①朝辭:早上辭別。白帝:白帝城,故城建筑在今重慶奉節東,長江北岸的白帝山上。
②江陵:寧縣。
③輕舟:輕快的順水船。
【賞析】
唐肅宗乾元二年,李白因永王事件的牽連,被判流放夜郎,行至白帝城時遇赦。本詩便是詩人遇赦后乘舟東還江陵時所作。詩作描寫作者遇赦后乘長風破萬里浪的愉快心情。全詩寫景抒情融匯自然,妙在把迅疾的舟行和兩岸的風物溶為一體,使人如臨其境、如聞其聲。“猿聲啼不住”和“輕舟已過”相互映襯,描繪出一幅極其雄偉奇麗的山河圖畫。
詩人李白的詩詞名詩賞析(篇3)
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①,遙看瀑布掛前川②。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③。
【注解】
①香爐:指廬山的香爐峰。紫煙:日光照射水氣反映出紫色的煙霧。
②前川:一作“長川”。
③九天:指天的最高處。
【賞析】
這首詩描寫廬山香爐峰瀑布。詩人以明快的語言,多彩的畫筆,短短二十八字就將廬山瀑布;隆觀、雄偉的景色,呈現出來,“生”、“掛”、“下”、“落”等字化靜為動,表現出傾瀉的瀑布遙看中的景象。“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夸張和“銀河落九天”的比喻,體現了李白的浪漫主義風格和積極進取的精神。
詩人李白的詩詞名詩賞析(篇4)
春夜洛城聞笛①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②,何人不起故園情!
【注解】
①洛城:即洛陽。
②折柳:指《折楊柳》歌曲,屬樂府調名,《折楊柳》大多歌唱離別之情。
【賞析】
這是一首表達思鄉之情的詩。首二句寫笛聲不知從誰家飛出來,優美的笛聲飛遍了洛城,打動了許多聽者,仿佛全城的人都聽到了。第三句“折柳”既指曲名,又暗示離別。“何人不起故園情”,似在說別人,其實激起故園情的正是詩人自己。這首詩筆觸自然而真切,情感細膩含蓄。
詩人李白的詩詞名詩賞析(篇5)
賞雪雜感(原文)
(1)
故人時有風雪興,
城北城南覓梅蹤。
地凍天寒年關近,
多少游子滯雪中。
(2)
踏雪尋梅小橋東,
圍爐煮酒雅興濃。
莫道祥和飄瑞雪,
世間還有饑寒翁。
網友惡搞之作:二零一肆德國奪冠
雪浦二月江湖闊,
小梅零落云欺殘。
如何一瑞車書日,
王敦肆古月明帆。
猶賴德全如醉者,
只向國門四海安。
有人奪得玄珠餌,
游花冠蓋日相全。
作者資料:
李白(701-762),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漢族,祖籍隴西成記(今甘肅天水)。一說出生于碎葉城(當時屬唐朝領土,今屬吉爾吉斯斯坦),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一說即出生于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李白和杜甫并稱“李杜”。他的詩歌總體風格清新俊逸,既反映了時代的繁榮景象,也揭露了統治階級的荒淫和腐敗,表現出蔑視權貴,反抗傳統束縛,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積極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