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然的詩詞詩句鑒賞
移家雖帶郭,野徑入桑麻。
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
扣門無犬吠,欲去問西家。
報道山中去,歸時每日斜。(歸時 一作:歸來)
這是詩人訪友不遇之作。全詩描寫了隱士閑適清靜的生活情趣。詩人選取一些平常而又典型的事物,如種養(yǎng)桑麻菊花,邀游山林等,刻畫了一位生活悠閑的隱士形象。全詩有乘興而來,興盡而返的情趣,語言樸實自然,不加雕飾,流暢瀟灑。
2秋晚宿破山寺
秋風(fēng)落葉滿空山,古寺殘燈石壁間。
昔日經(jīng)行人去盡,寒云夜夜自飛還。
3送靈澈
我欲長生夢,無心解傷別。
千里萬里心,只似眼前月。
皎然的詩詞詩句鑒賞【篇2】
1山居示靈澈上人
晴明路出山初暖,行踏春蕪看茗歸。
乍削柳枝聊代札,時窺云影學(xué)裁衣。
身閑始覺隳名是,心了方知苦行非。
外物寂中誰似我,松聲草色共無機(jī)。 該詩寫作者春天的感悟。作者從春柳、白云、松聲、草色之中,感受到了禪的閑適與自在。由此,詩人突破了種種約定俗成的拘束,達(dá)到了適意自由的境界。于是,他感嘆,正是毀棄了誤人的虛名,他才能如此。可以想見,作為謝靈運的十世孫,他又秉承了極高的天賦,其家族可以對他有一番光耀門楣的望想。然而,他卻出家了,這的確需要勇猛精進(jìn)的勇氣。出家后,他又修了大乘禪,追求心智的開悟,而不是拘于誦經(jīng)持戒。現(xiàn)在,他終于達(dá)到了禪悟的境界,隨處自在。
2山雨
一片雨,山半晴。
長風(fēng)吹落西山上,滿樹蕭蕭心耳清。
云鶴驚亂下,水香凝不然。
風(fēng)回雨定芭蕉濕,一滴時時入晝禪。
3九日與陸處士羽飲茶
九日山僧院,東籬菊也黃。
俗人多泛酒,誰解助茶香。
皎然的詩詞詩句鑒賞【篇3】
1西溪獨泛
道情何所寄,素舸漫流間。
真性憐高鶴,無名羨野山。
經(jīng)寒叢竹秀,人靜片云閑。
泛泛誰為侶,唯應(yīng)共月還。
2法華寺上方題江上人禪空
路入松聲遠(yuǎn)更奇,山光水色共參差。
中峰禪寂一僧在,坐對梁朝老桂枝。
3南池雜詠五首。溪云
舒卷意何窮,縈流復(fù)帶空。有形不累物,無跡去隨風(fēng)。
莫怪長相逐,飄然與我同。
皎然的詩詞詩句鑒賞【篇4】
1飲茶歌誚崔石使君
越人遺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
素瓷雪色縹沫香,何似諸仙瓊?cè)餄{。
一飲滌昏寐,情來朗爽滿天地。
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
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飲酒多自欺。
愁看畢卓甕間夜,笑向陶潛籬下時。
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驚人耳。
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飲茶歌誚崔石使君》是一首浪漫主義與現(xiàn)實主義相結(jié)合的詩篇,詩人在飲用越人贈送的剡溪茶后所作,他激情滿懷,文思似泉涌井噴,詩人從友贈送剡溪名茶開始講到茶的珍貴,贊譽剡溪茶(產(chǎn)于今浙江嵊縣)清郁雋永的香氣,甘露瓊漿般的滋味,在細(xì)膩地描繪茶的色、香、味形后,并生動描繪了一飲、再飲、三飲的感受。然后急轉(zhuǎn)到“三飲”之功能。“三飲”神韻相連,層層深入扣緊,把飲茶的精神享受作了最完美最動人的歌頌。
2戲題松樹
為愛松聲聽不足,每逢松樹遂忘還。
翛然此外更何事,笑向閑云似我閑。
3西溪獨泛
道情何所寄,素舸漫流間。
真性憐高鶴,無名羨野山。
經(jīng)寒叢竹秀,人靜片云閑。
泛泛誰為侶,唯應(yīng)共月還。
皎然的詩詞詩句鑒賞【篇5】
1對陸迅飲天目山茶,因寄元居士晟
喜見幽人會,初開野客茶。
日成東井葉,露采北山芽。
文火香偏勝,寒泉味轉(zhuǎn)嘉。
投鐺涌作沫,著碗聚生花。
稍與禪經(jīng)近,聊將睡網(wǎng)賒。
知君在天目,此意日無涯。
2和邢端公登臺春望句,句有春字之什
春日繡衣輕,春臺別有情。
春煙間草色,春鳥隔花聲。
春樹亂無次,春山遙得名。
春風(fēng)正飄蕩,春甕莫須傾。
3相和歌辭。短歌行
古人若不死,吾亦何所悲。蕭蕭煙雨九原上,
白楊青松葬者誰。貴賤同一塵,死生同一指。
人生在世共如此,何異浮云與流水。
短歌行,短歌無窮日已傾。鄴宮梁苑徒有名,
春草秋風(fēng)傷我情。何為不學(xué)金仙侶,一悟空王無死生。
小提示:
皎然上人不但懂茶事更對茶文化情有獨衷。在當(dāng)時的時代,沒有電視、報紙,沒有相聲、小品、小說,文化傳播的最好形式是詩歌。他不但以詩歌的形式在世界首次提出了“茶道”,“什么是茶道”,他還寫下了更多廣為流傳的茶詩,在同時代他是茶詩最多的高人。
如果說陸羽更多的是一個科學(xué)家,他是從茶科學(xué)、茶經(jīng)驗、茶業(yè)產(chǎn)業(yè)角度來著作《茶經(jīng)》,那么皎然上人則更多地是從文學(xué)詩歌,從茶文化的角度研究,并且又以他高深的佛門禪悟親自體驗開啟了“佛茶之風(fēng)”或“佛禪一味”,從而拉開了整個中國茶道甚至是世界茶道之先河!他的《飲茶歌誚崔石使君》不但是大唐茶道更是中國茶道、世界茶道的開山之作!
因此,我們以為陸羽更像錢學(xué)森、袁隆平;皎然更像魯迅、郭沫若。且不說其對陸羽的幫助、指導(dǎo)、交流、切磋,他自己也是茶文化領(lǐng)域的開山鼻祖!
皎然不但是茶事、茶文化的積極倡導(dǎo)者,更是“以茶代酒”、茶飲料的積極宣傳者,在前期批評陸羽《茶經(jīng)》不是的同時,與陸羽一起又是茶飲、《茶經(jīng)》、茶文化的推廣旗手。他不但為陸羽開展茶學(xué)、茶業(yè)研究提供環(huán)境場地、設(shè)備、經(jīng)費,而且還經(jīng)常有意組織“苕溪茶會”,帶領(lǐng)詩茶愛好者去剡溪舉辦“沃州茶會”、“剡溪詩茶論壇”,策劃、組織、包裝、宣傳了茶文化思想,并以論壇、會議、活動、詩歌等形式進(jìn)行了確有影響力的傳播。某種意義上公元773年由陸羽設(shè)計,顏真卿書法題名,皎然策劃賦詩的“三葵亭”就是著名的陸羽品牌的事件營銷之一!自陸羽《茶經(jīng)》及皎然的《飲茶歌》后,唐代茶詩大盛,茶道與詩道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大合唱,迎來了亙古以來未有的大唐茶文化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