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篇1:愿變父親
從前,有一個壞心眼的富翁,仗著自己有錢,總是想耍威風、欺壓窮人。誰家跟他借了錢,他總是千方百計地抬高利息,逼得人家傾家蕩產。有一次,他忽然覺得光攢錢也沒什么意思了,他想瞧一瞧人家在他面前卑躬屈膝,喪失尊嚴,低聲下氣到底是什么樣子。于是他眼珠一轉,想出一個辦法來。
富翁派了幾個手下的狗腿子把欠了他錢的張老大、王老二、丁老三抓到家里來,說是有話要問。三個窮人站在富翁家那富麗堂皇的客廳里,見這個滿肚子壞水的富翁一反常態笑容可掬,不知道這一回他的葫蘆里又要賣什么藥,不由得惴惴不安,都低頭盯著地面。
富翁裝腔作勢地說:“這次請幾位來呢,是因為我體恤大家,知道你們家中實在窮得揭不開鍋了,無錢可還。所以呢,我想了個對大家都好的法子,你們每人對我發一個誓,說說來生怎么還我的債,說得好的,我便不要他還錢。怎么樣?這可是你們的好機會啊!”三個窮人一聽,知道是富翁又在變著法子侮辱人,這可怎么辦呢?
沉默了許久,欠債最少又膽小怕事的張老大戰戰兢兢地開了口:“我愿來生變成一匹馬,供您騎坐,來還我這一世欠你的債。”富翁笑瞇瞇地說:“好,好,你就做我騎的馬吧。”說著便把張老大的借據燒了。張老大站到一邊,松了口氣之余羞愧不已。王老二見狀也結結巴巴地說:“我……我愿來生變牛,幫您……耕田耙地,替您出力,來……來還我欠的錢。”富翁又高興地點點頭,說:“很好,很好,你就做我耕田的牛吧。”又將王老二的借據也燒了。王老二當眾受了這樣的羞辱,臉上紅一陣白一陣。
丁老三雖然最窮、欠債最多,但卻是個有志氣又特別聰明的人。他心中暗想:我們是人,憑什么給有錢人當牛做馬,像牲口般地被使喚?不行,我不能屈服,要想辦法治治他,給我們窮人也爭一口氣。主意打定,他開口說道:“我愿來生變成你父親來還債。”富翁大怒:“好大的膽子,你欠我這么多錢,竟敢口出狂言,占我的便宜,你不想活了!”說著就要命令家丁毒打丁老三。丁老三不慌不忙地說道:“慢!我的話是有道理的。我欠你的錢太多,不是當牛做馬就可以還清的。所以我情愿來生變成你的父親,勞苦一生,不顧性命,積成偌大的房產家業,自己不舍得享受,全都留給你受用,這才能還清我欠你的債啊!”富翁聽了啞口無言。
富翁想羞辱別人,自己反被人羞辱了一頓,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因此,一旦遇到像富翁這樣的人,就應該像丁老三那樣不畏強暴,巧妙斗爭,維護自己的尊嚴。
寓言故事篇2:一頭學問淵博的豬
一頭絕頂聰明的豬,住在一個非常出名的圖書館的院子里。它深信自己由于多年圖書館的生涯,已經成了淵博的學者。
有一天,一只八哥來訪問。這頭豬立即按照慣例,對客人進行自我介紹。
“朋友,相信我吧!”它說,“我在這個圖書館里待的時間很長了,我對這兒的溝渠、糞坑、垃圾堆,都有著深刻的了解,甚至屋后山坡上的墓穴都拱翻了好幾個。誰要是想在這個圖書館得到知識而不找我,那他是白跑了一趟。”
八哥說:“你所說的都是圖書館外面的事,那里面的東西也了解嗎?”
“里面?”這頭學問淵博的豬說,“那我最清楚不過了。里面無非是一些木架子,上面堆滿了各色各樣的書。”
“你對那些書也了解嗎?”八哥問。
“怎么不了解呢?”這位淵博的學者說,“那是最沒意思的了。它們既沒有什么香氣,也沒有什么臭氣,我咀嚼過好幾本,也談不上有什么味道,干巴巴的,連一點兒水分也沒有。”
“可是人們老在里面待著,據說他們在里面探求知識的寶藏呢!”八哥又說。
“人們?你說他們干什么!”這位豬學者說,“他們確實是那樣想的,想在書里找點什么東西。我常常看到許多人把那些書翻來翻去,結果什么也沒有得到,仍然把書丟在架子上又走了。我保險他們在里面連糠渣菜葉都沒有得到一點,還談什么寶藏!我從不做那種蠢事。與其花時間去啃書本,還不如到垃圾堆翻幾個爛蘿卜啃啃。”
“算了吧,我的學者!”八哥說,“一個從垃圾堆里啃爛蘿卜的嘴巴,來談論書本上的事,是不大相宜的。還是去啃你的爛蘿卜吧!”
寓言故事篇3:愚才酸甜蠢才澀
從前有兄弟二人,弟弟在小時候生過一場大病,發高燒燒壞了腦子,說話做事都有些冒傻氣。
有一次,兄弟兩人要到一位前輩家里去拜訪。臨行前,哥哥囑咐弟弟說:“這次啊,你跟著我到人家府上去做客,千萬不要再犯傻了,不然,會叫人笑話。進門見了人要作揖說:‘伯父好!’走的時候再作揖說:‘伯父再會!’除此之外,就不要再輕易開口說話了。”弟弟滿口答應說:“我知道了,放心吧哥哥。”
兄弟倆來到這位前輩的家中,進了門,見過主人。弟弟彬彬有禮地向主人作了個揖,說:“伯父好!”主人連聲稱贊:“好懂事的孩子!”哥哥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暗想:弟弟果然長進了許多。
寒暄一番后,兄弟倆坐了下來,主人一邊和他們說話,一邊吩咐仆人把茶水和果品端上來。仆人端來了茶和一盤蟠桃干。弟弟看了看蟠桃干,便用手推著問哥哥:“這是什么東西呀?”哥哥一瞧,生氣了:這么普通的東西你都不認識,難道是存心在別人面前丟我的臉嗎?這么想著,就沒好氣地對弟弟說:“愚才!”過了一會兒,仆人又端來一盤橄欖。弟弟又盯著橄欖端詳了許久,好奇地問:“哥,這又是什么呢?”哥哥更生氣了:你這小子,忘了我是怎么教你的嗎?于是不耐煩地罵了句:“蠢才!”
終于該告辭了,主人把兄弟倆送到大門口,客氣道:“招待不周,請多原諒。”這會兒,弟弟開口了:“招待得還可以。只是剛才吃的第一個愚才,雖然有些酸,但還有甜味,那第二個蠢才,就全是澀的了!”主人聽得目瞪口呆,哥哥又惱又氣,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這位弟弟的頭腦過于簡單,他將哥哥的氣話當成了知識,并且機械地搬用,結果當然會令人啼笑皆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