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短的寓言故事及道理
簡短的寓言故事及道理篇1:放屁文章
有一個秀才,讀了不少書,要是能把這才學全用在正道上那該多好!可他偏偏是個刁秀才,仗著自己知道些典故,又伶牙俐齒、能言善辯,便專去管些是非,幫人打官司,收取很多錢財。因此,鄉里很多人都吃過他的虧,受過他的氣。
這秀才幫人詭辯打官司的事情干多了,鄉民們怨聲載道,縣官也很是嫌惡他。終于有一次,縣官忍無可忍了,決定要想辦法給這刁秀才一點顏色看看,看他以后還敢不敢再生事害人了。縣官想了想,心里有了主意。
縣官派了幾個衙役去把秀才叫來。秀才大搖大擺地走上大堂,他心想,憑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還會有什么應付不了的呢?可是縣官卻并不跟他辯論,而是正色說道:“作為一個讀書人,關門閉戶苦讀詩書才是本份,你卻總是出入衙門,干些生事坑人的事,這樣看來,你這么久不寫文章,想必已經生疏了,今天本官就出個題目來考考你,看你文章做得怎么樣。”說完,也不管秀才怎么反應,縣官沉思片刻,就說了個題目叫秀才寫。這一下,秀才可傻了眼了,他一直都忙著幫人打官司撈錢,哪里有時間溫習文章。可是不寫,又怕縣官責罰,唉,糟了,糟了!好長時間過去了,秀才還是兩手摸白卷,兩眼望青天,急得額頭直冒汗,一個字也想不出來。縣官心里暗笑:這回難住你了吧,看你還得意不得意!
情急之下,秀才高聲叫起來:“太宗師出的題目太難了,實在不好寫,求您再出個題目,要是還做不出文章來的話,太宗師愿意怎么懲罰我都可以!”縣官想了一想,答應了。他正思量著再出個什么題的時候,忽然放了一個屁,他不由靈機一動,對秀才說:“你就以放屁為題做一篇文章吧。”秀才誠惶誠恐地答應了。
不一會兒,秀才便有了詞了。他又神氣活現起來,只見他拿腔捏調地吟誦道:“伏惟太宗師高聳金臀,洪宣寶屁,依稀乎絲竹之音,仿佛乎麝蘭之氣,生員立于下風,不勝馨香之至。”縣官聽了,大笑不止:這個刁秀才,正事不會干,拍馬屁倒挺有一套。于是開口說道:“這個秀才,正經的好文章不會做,放屁的壞文章偏做得這么好。本縣衙門東街,有個萬人糞坑,他既喜聞那馨香之氣,且就叫衙役們守著他在糞坑邊站著,賞他多聞一聞,免得他又去替人打官司,勞神費力多不好!”
寓言道理
這個自作聰明的刁秀才最終搬磚頭砸了自己的腳。我們要從這件事中接受教訓:做好自己份內的事,如果是倚仗才學到處害人的話,必將收獲惡果。
簡短的寓言故事及道理篇2:智辨盜賊
陳述古是樞密院直學士。那一年,他走馬上任到建州浦城縣擔任縣令。
陳述古剛到任沒幾天,便遇到審理一宗盜竊案。根據案子線索,他派人將好幾個盜竊嫌疑犯抓捕歸案。可是這些人都拒不承認自己偷了東西,都說自己冤枉。陳述古先讓衙役把這些嫌疑犯帶下去,再作計較。
第二天,陳述古將這些嫌疑犯全都帶上來,他對這些人說:“你們中誰是真正的罪犯,本官自能查個水落石出。后院廟里有一口鐘,它能分辨誰是盜賊,極為靈驗。”他讓下屬將這些嫌疑犯一行人帶到官署后院,陳述古嚴肅地對他們說:“你們進去走到鐘邊,每人用手摸一下鐘。沒有偷東西的人,摸這口鐘時,悄無聲息;偷東西的人摸這口鐘時,鐘會發出洪亮的響聲。”
接著,陳述古親自率同僚們先站在鐘前圍成一圈,閉目祈禱,十分肅敬。祭祀完畢,又用帷帳將鐘罩起來。然后,命抓來的嫌疑犯每人伸手去帷帳里摸鐘。都摸完了,卻沒聽到鐘發出半點聲響。那真正的盜賊心中竊喜,他混在這些嫌疑犯中慶幸自己聰明,躲過了大鐘的檢驗。可是,在出廟門時,陳述古命這些嫌疑犯一個個伸出手來檢查,發現手上都有墨汁,唯獨一個人手上沒有墨汁。陳述古厲聲喝道:“將此盜賊拿下!休得蒙混過關!”盜賊冷不防嚇得心驚肉跳,自知已是逃脫不過,只得從實招認自己便是那個偷東西的盜賊。
寓言道理
原來,陳述古用帷帳將鐘罩起來之前,已先命人將墨汁涂在了鐘上。他判斷那些人的心理,沒偷東西的不怕摸鐘會發出聲響,而偷了東西的賊定然不敢摸鐘,因為他唯恐鐘會發出聲響而暴露了自己,因此他的手上沒有墨汁。那個盜賊自以為聰明,他伸出手去假裝摸鐘卻并未摸,正好中了陳述古的妙計。
簡短的寓言故事及道理篇3:愚蠢的爭辯
甲和乙總愛在一起爭論,為了一點小事情他們常常爭得面紅耳赤。加上這兩個人都喜歡擺一點小聰明死鉆午角尖,總是誰也說服不了誰。
一天,甲問乙:“用銅鑄成鐘,用木頭做成棒捶來敲打銅鐘,鐘就會發出洪亮的聲音。你說這聲響是由木頭引起的呢,還是由銅引起的呢?”
乙想了想說:“這還用問嗎?當然是由銅引起的。”
甲說:“何以見得是銅引起的呢?”
乙說:“如果用木棰去敲打墻壁,就不會有這鏗鏘的聲響。敲打銅鐘就發出這洪亮的聲響,可見這聲響是由銅發出的。”
甲不同意乙的看法,他說:“我看不是銅引起的聲響。”
乙問道:“那你又憑什么說不是銅引起的呢?”
甲說:“你看,如果用這木棰去敲堆積著的銅錢,就聽不到什么聲響。這銅錢不也是銅嗎?它怎么就不發出聲響呢?”
乙反駁說:“那些銅錢堆積在一起,是實心的,當然沒有聲響。鐘是空的,這聲音是從空心的器具中發出的。”
甲又不同意乙的說法,甲說:“如果用泥或木頭做成鐘,就不會發出聲音來。你還能說聲音是從空心的器具中發出來的嗎?”
……
甲和乙就這樣沒完沒了地爭個不休,到底聲音是從哪里發出來的,他們終究也沒理出個頭緒來。
寓言道理
其實各種事物的屬性,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如果我們只抓住一點,孤立地片面地看問題,并進行簡單類比,那只能引出荒唐可笑的結論來。
看過“簡短的寓言故事及道理”的人還看:
1.寓言故事及道理簡短
2.簡短哲理寓言故事
3.寓言故事及寓意簡短
4.簡短寓言故事
5.短篇帶道理的寓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