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城之戀讀書筆記2000字
傾城之戀讀書筆記2000字篇1
“胡琴依依呀呀拉著,在萬盞燈的夜晚,拉過來又拉過去,說不盡的蒼涼的故事…不問也罷”,點出了文章的主題,這段蒼涼的故事,源自范柳原和白流蘇的結合。
傾城,用來形容女子美麗動人,又有全城出動之意,卻不知為什么在我看來又帶著點憂傷和蒼涼的靜寂,猶如曇花在夜晚獨自綻放的嫵媚和孤單。
我不喜歡讀有著太過完美結局的故事,因為那線索自始至終都有一種使命感,脈絡太過清晰,故事不夠曲折,而那些有著出人意料的結尾卻讓我耳目一新,印象深刻。因此我在看文章時,喜歡看點帶有悲劇性的故事,因為他最能打動人。
初中的時候曾經看過一遍張愛玲的《傾城之戀》,那時候剛剛懵懂的我,只是感覺到這是一部曲折且最終美滿的愛情故事,雖然小說前面介紹白流蘇的背景時,帶有一點悲劇氣氛,但最終的結局是完美的。可是8年后,重新翻開這本書,感受卻全然不同,我現在認為這是一部自始至終都是悲情的故事,范柳原是一個在特殊家庭背景下走過蒼涼一生的男子。
一個是離過婚的家族落魄的女子,一個是留學回來一心尋求刺激的富家私生子,在那么一個戰亂的背景下相遇,于是,他們的愛情注定了是一個蒼涼的結局。
小說對范柳原的介紹使我印象深刻,又不免陷入一陣沉思之中。他是一富家子第,由于是私生子,他不敢正視婚姻,父母婚姻的不正常,對他的影響極為嚴重,對待婚姻只有排斥和蔑視。每天跟歌臺舞場小姐花前柳下,花紅酒綠,喝酒言歡,苦中作樂,典型的一花花公子的形象,好像他本不該有一段戀情一樣,表面快樂,可內心極度的蒼涼。
自從認識了白流蘇后,他的愛情火花被點燃,他極度想得到她,即使她是離過婚的落魄女子。可是他又怕受到傷害,一直和她保持著一定距離。他太怕了,他害怕自己會重蹈父母的覆轍,害怕走進婚姻的墳墓。他需要靜靜的觀察,她是否真的值得他去一輩子相守。范柳原曾經以一句“我犯不著花了錢去娶一個對我毫無感情的人來管束我”,“根本你以為婚姻就是長期的賣淫”,涼了流蘇白的心,那段曾經熾熱的感情也被澆上了一盆冷水。范柳原之所以會這么說,也是源自他蒼涼的內心所產生的無比懼怕錯誤愛情的條件反射。在愛情中,他又是一個處于蒼涼境遇中的男子。
一個正想經歷一段愛情的男子,在恰當的時候,遇到一個恰當的人,波起一段恰當的愛情漣漪,必定想在愛情中尋求一個穩定的港灣。范柳原最終確定白流蘇就是他要相守一輩子的人。可是蒼涼的故事卻沒有停止,白流蘇對他的誤解,甚至是曲解,讓他傷心萬分;對他默默付出,靜靜的等待守候,卻認為裝腔作勢,讓他差點對愛情失去信心。可是最終他還是順著自己內心的想法,說出了自己的感受。一個溫和的夜晚,范柳原打了白流蘇的電話,對她表白,說了“我愛你”,簡單卻深情,然而白并沒有表態。范柳原依舊沒有放棄,仍然深深地愛著白流蘇,最終白被他的真誠所打動,兩人生活在一起。可是此時范卻要出國,兩人又要分居異處。
伴隨著飛機“轟轟隆隆”的刺耳的聲音,香港的戰爭打響,沒有范柳原在身邊的白流蘇難掩空白驚恐的內心,她與女傭相依為命,躲在空屋子里以餅干充饑,她似乎能感覺到每一個彈頭的碎屑擦過臉頰,在忐忑中回憶著和他的恍如隔世的故事。范柳原得知香港戰爭后,不顧一切的往家趕,為了他深愛的人,就是再危險,他都要去,因為他知道,若失去白流蘇,他的世界就灰暗了,他也將沒有活下去的勇氣。而白流蘇當看到范柳原出現在門口的那一剎那,她整顆懸著的心落地了,她緊緊地抱住范柳原的手臂,或許戰爭,讓她們倆原本已經遠離的心又開始逐漸靠近,畢竟,她尋找的不是愛情,而是一個支柱,在戰爭的慌亂年代能夠相扶持活下去的依靠。
他們終于還是在一起了,見證他們過程的除了徐太太,還有那一道墻。從他們相遇的第一次約會,“柳原靠在墻上,流蘇也就靠在墻上,一眼看上去,那堵墻極高極高,望不到邊,”到后來,他們隔著那堵墻相互訴說著愛意,戰爭中他們背貼著墻,心驚膽戰地躲避著戰爭,知道最后,他們又再次走過那道墻,早已物是人非。作為一個蒼涼的典型意象,墻三番四次地出現在范柳原和白流蘇的愛情中,又或許,這個墻就是范柳原心中的意識流活動,從最初的兩人之間相互有距離感,到最后,戰爭使得兩人最終心無所隔走到了一起,墻這個若隱若現的意象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此時的白流蘇發出了這么一句感嘆:身外的一切,都不如身邊躺著的這個男人讓人覺得踏實。男人就像一堵飽經風霜蒼涼的墻,墻亦人,人似墻。
傾城,美人,戀情,戰爭,在這部小說中,完美的組合在一起,經歷過戰爭的愛情,無論其本質和過程是什么,終能使人動容,范柳原這個懼怕婚姻而又渴望愛情的男子,穿過父母悲劇婚姻的傷痛,站在了自己面前,最終尋得婚姻。只是由始至終,在他身上,有著讀不盡的蒼涼。
愛一個人很難,為一個值得愛的人,就算飽經蒼涼,也是值得的。
傾城之戀讀書筆記2000字篇2
《傾城之戀》,一段傳奇中的傳奇。“到處都是傳奇,可不見得有這么圓滿的收場。”張愛玲以冷漠的筆調,寫了兩個自私的人精明的愛情斗爭。一段傾城之戀,“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不是那么的轟轟烈烈,不是海誓山盟,不是驚天動地,卻是那么真實,那么現實,給人內心特殊的觸動。
白流蘇,一個離了婚寄居在娘家的女人,在那個會受到道德譴責的時代,受著家人的白眼與嘲諷,急要離開這個地獄般的地方。白公館,“他們的十點鐘是人家的十一點,他們唱歌唱走了板,跟不上生命的胡琴”。“白公館有這么一點像神仙的洞府:這里悠悠忽忽過了一天,世上已經過了一千年。可是這里過了一千年,也同一天差不多”。白流蘇在這里耗費著她的青春,她知道,她要離開這里,她要一段婚姻來保證她的后半生。
范柳原,一個海外歸來的富有的浪子,玩弄女人,紙醉金迷。他不相信愛情,但是,他的內心深處是孤獨的,是渴望穩定的。
范柳原原是介紹給白流蘇的七妹寶絡的。在他們的初次見面時,白流蘇與范柳原的幾支舞,使那些看不起流蘇的女人們刮目相看,也使她們對她更 攻擊犀利,但是她不在乎,甚至有勝利的愉悅。因為,“一個女人,再好些,得不著異性的愛,也就得不著同性的尊重。女人們就是這點賤。”
白流蘇在介紹人徐太太的“幫助”下,來到了香港,開始這段傾城之戀。故事是在范柳原的一次次告白與白流蘇的內心斗爭中展開的。兩個精明的人,互相算計著讓自己處于被動的位置(——這里的“被動”應該是欲擒故縱的“被動”,實際上是主動)。范柳原,需要一個真正愛自己的女人;而白流蘇,要的是一紙婚約,可以給她下半生安定的男人。“我愛你,我一輩子都愛你。”讓人聽著假的很,而白流蘇也是聰明的女人,不被這句話征服。一次兩人散步,遇到了一堵灰磚砌成的墻壁,靠在墻上,一眼看去,極高極高,望不見邊。柳原看著她道:“有一天,我們的文明整個的毀掉了,什么都完了——燒完了,炸完了,也許還剩下這堵墻,流蘇,如果我們那時候在這墻根底下遇見了……流蘇,也許你會對我有一點真心,也許我會對你有一點真心。”這蒼涼的一段話,讓我對范柳原另眼相看,他并不只是一個無情愛玩女人的人,在他的內心,還有一點對真愛的向往。這是一個對結局的驚人預言。
“我自己也不懂得我自己——可是我要你懂得我!我要你懂得我!”
“我懂得,我懂得。”流蘇并非真懂,但她愿意試試看。
“跟你在一起我就喜歡做各種傻事。”男人為女人做不可能做的傻事,難道不是真情的流露?
一天月夜,柳原給流蘇打電話,“我愛你。”就掛斷了。流蘇心跳的撲通撲通,握住了耳機,發了一會愣。才把耳機擱上去,又是鈴聲大作,“我忘了問你一聲,你愛我嗎?”“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柳原的解釋是:“生與死與離別,都是大事,不由我們支配的。比起外界的力量,我們人是多么小,多么小!可是我們偏要說:‘我永遠和你在一起,我們一生一世都別離開。’——好像我自己做的了主似的。”“我不至于那么糊涂。我犯不著花了錢娶一個對我毫無感情的人來管束我。那太不公平了。對于你,那也不公平。奧,也許不在乎,根本你以為婚姻就是長期的賣淫——”流蘇不等他說完,啪的一聲把耳機摜下來,臉氣的通紅。我覺得范柳原講的都很對。他是追求精神戀愛的,流蘇也知道。流蘇只是為了尋找一個依靠,她要的只是結婚。盡管我覺得流蘇對范柳原有點感情了,那只是各取所需。
在兩人的互相算計中,他們第一次接吻了,但是好像又是發生了無數次。在適當的環境,適當的情調,他們有過很多機會。然而兩個精明的人誰都不肯冒失。可是范柳原就要去英國了,留下流蘇在香港。而此時戰爭也爆發了,也催化了結局的到來。流蘇一個人孤獨無助地在戰火紛飛中,還想到了柳原,不知道他的船有沒有駛出港口,有沒有被擊沉。然而因為船無法駛出,范柳原頂著戰火回來找她了,把她帶到了所謂安全的淺水灣飯店。在死亡面前,在穿梭的子彈中求生,“那一剎那,她只有他,他也只有她”。
停戰后的香港,一片混亂,一片荒涼,一個灰色的世界。然而,卻成全了白流蘇與范柳原。白流蘇做夢似的來到了那堵墻下,終于遇見了范柳原,“在這動蕩的世界里,錢財、地產、天長地久的一切,全部可靠了”。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范柳原也安下心來,他們成了一對平凡的夫妻。
“他不過是一個自私的男子,她不過是一個自私的女人。在這兵荒馬亂的時代,個人主義是無處容身的,可是總有地方容得下一對平凡的夫妻。”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大概就是如此吧。即使這是無奈的選擇,但是在死與生面前,他們只有彼此。
仰觀當今,我們的愛情又還剩多少真情呢?也不過只是在金錢與權勢上的選擇,這些所謂的愛情,怎么經得起生與死的考驗呢?我們需要的,正是一種拋開一切,只有彼此的信任的愛情。是“死生契闊,與子成說”的堅定,是“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永遠。
張愛玲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講述了這一段傾城之戀。漫不經心地,“說不盡的蒼涼的故事——不說也罷!”